-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驱
第一节 以三论为底蕴的般若空观 一、兼通众经,依义为鹄 南朝本重义学。由于译出经典既多,译人又有传授,故而特盛讲习经论,僧人以讲经著名者甚伙。宋京师龙光...言京洛名僧向大士“问慧咨禅”,碑铭谓大士“慧炬常照,慈灯斯朗”,亦可证也。 定慧双修,为南朝佛学界的一股新思潮。龙树《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由罗什译出后,师徒相传,弟子中以僧肇最得其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5264603.html
-
如本法师答:禅定(梵语dhyana) 与智慧(梵语jnana) 双运并修,无先后轻重之别。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体,离定无慧,离慧无定。当智慧作用时,定在慧中;当定时,慧在定中;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一不异,名为定慧等持,与定慧双修同义。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224612473.html
-
问:修习止观,所谓回光返照,乃照何处。若谓照我心,我心究又在何处。若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能生心,何谓无住。
范古农答:修习止观,止是定,观是慧,乃定慧双修之法。先止一切杂念,提起自心慧照,不照外境,返照内心,心无形相亦无住所,不必求其住处,有住则有著,应无所住,但一味回光返照,不起分别,惺惺寂寂,方是定慧均等,止观双修之法。来问既能生心,何谓无住,是未明金刚般若之旨,以菩萨无住相布旋,应...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193012776.html
-
由《巨赞法师全集》编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举办的《巨赞法师全集》出版座谈会,于2008年7月16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巨赞法师(1908-1984)为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他爱国爱教,饱学强记,通今博古,文通六国,学贯中西;他精研三藏,博通二乘,定慧双修,禅教并弘;弘法之...
佚名
|座谈会|巨赞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10054326889.html
-
密法的学修特点是什么? 有人称密宗是“实践的宗教”,它的学修既重教理,又重实修。强调“知行合一”。 知——转识成智(得定开慧) 行——修习瑜伽(三密相应) 即通过身、口、意和咒、印、观相应,达到三摩地的禅定,开启佛性智慧,转识成智。在修法实践上采取“双修法”,身心双修,定慧双修。修身是将五蕴之身转化为光明虹霓之身,修心是阐发胜义的菩提心。只有这样,才能即身成就。 密宗在教理的实践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444195.html
-
从慧思到智顗 陈远明 慧思提倡的观心、定慧双修和“一心三观”为智顗直接承传,但智顗于此,发展大于继承。分述如次。 一、观心 来自北方的禅师慧思特别重视坐禅,把坐禅置于大乘“六度”中的持戒、...烦恼之心。从佛教心性论和修行论的发展史看,智顗的观心论,更具有容易被人接受的现实主义特性。 二、定慧双修 “定慧双开”是慧思佛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慧思的这一思想,又为智顗直接继承,成为中国佛教天台...
陈远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1169956.html
-
佛教所提出的四谛和三十七道品,许多是在定的基础上来阐发的。大乘佛教进一步发挥成“定慧双修”,也就是谈止观,正与行瑜伽和智瑜伽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定入慧的。在唯识的一些典藉中有非常详细的有关瑜伽的说明,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2158330.html
-
工程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彩绘与塑造佛像,将于年底落成。 德老定慧双修,德高望重,治庙严谨,受到津门四众弟子的拥戴和镇江焦山定慧寺茗山法师、无锡开原寺隆贤法师等长老的推举。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佛协副会氏,焦山定慧寺住持茗山法师题写了《药师殿》、《地藏殿》的匾额和大雄宝殿的抱柱;南京灵谷寺真慈法师也为挂甲寺题写了大殿抱柱。诸多高僧的关心与支持,重建后的挂甲寺一定会香火旺盛,为弘扬佛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4864726.html
-
不加抉择,不修愿行,是为暗证禅师。”解诀之道,知讷认为,应采取宗密所倡导的定慧双修。他引用宗密的话说:“若能如是定慧双运,万行齐修,是岂比夫空守默之痴禅,但寻文之狂慧也。”定慧一体的思想在《坛经》与神会那里早已成为强调的重点。宗密对知讷的独特影响在于,知讷以宗密提出的“寂知心体”作为定慧双修的心性论基础。知讷引用《禅门师资承袭图》里的话说明自己的理论:“始自发心,乃至成佛,唯寂唯知,不变不断,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450275.html
-
观察和思维预定的对象,得出佛教的观点、智慧或功德。可见,“止观”即是禅定和智慧的并称。佛教的这一禅定止观法门强调的就是静虑生慧。天台宗的智顗大师是禅定止观法门的集大成者,他创立“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所体现的静虑生慧的方法论。 司马承祯在吸收佛教禅定止观法门所体现的静虑生慧的方法论之上,更进一步吸收了智顗大师“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方法论。在《坐忘论 坐忘枢翼》中,他说: 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包其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007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