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fjdh.cn/Item/30163.aspx
-
http://www.fjdh.cn/Item/88499.aspx
-
强巴林寺僧人为花车上的强巴佛像戴上头饰。
僧人们诵经祈福
2009年4月9日,藏传佛教一年一度的迎请强巴佛大型佛事活动在西藏昌都强巴林寺隆重举行。近千名僧人和两万多信众云集格鲁派寺院...开始了虔诚的绕寺转经之旅。
每年藏历二月十五,昌都强巴林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迎请强巴佛出寺仪式,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人们会在这一天为逝者超度亡灵,为生者祈求平安。
强巴林寺因主供强巴佛而闻名...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12374437965.html
-
width-333">
当地人从强巴林寺出来。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强巴林寺以砖红色为主色的建筑十分宏伟。
今年十一,... 这次旅行经过了许多寺庙,强巴林寺、结古寺、创古寺的人们都很友善及热情,也没有人卖门票,到处可以随便拍照。其中让她最为震撼的是玉树新寨的大嘛呢石堆,这个创建于康熙年间的大嘛呢石堆为世界最大的嘛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83557189.html
-
负责约巴林达真如苑精舍的Tomoko Sponholz(中),来自北加州的法师Mark Pinto(左)及Charles Dickey(右)。
二十一日,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市的「真如苑」精舍已竣工,举行启用开光法会。 据了解,日本佛教组织「真如苑」精舍全世界拥有八十万信徒。 真如苑精舍负责人,Tomoko Sponholz指出,真如苑信徒来自南加各地,其中...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1/0621036413.html
-
荟福寺中的弥勒佛
中广网报道:7月10日—12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举行荟福寺建寺300周年庆典活动。
荟福寺占地7100平方米,1706年,由巴林右翼旗第四代扎萨克多罗郡王乌尔衮和福晋清朝康熙皇帝次女固伦荣宪公主建造,是蒙古地区著名的佛教寺庙,赤峰市内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寺内庭院深深,古树参天,建筑严谨、庄重,是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是蒙、满、汉三族文化...
郑颖 孙涛
|赤峰市|荟福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7/1918014838.html
-
蒙古族实验小学,座落在巴林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大板镇,是一所纯蒙古族授课的民族小学。学校始建于1910年,是巴林右旗建校最早的一所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教学能手36人、师资队伍精良。
7月20日上午,巴林右旗大板蒙古族实验小学彩旗飘飘,歌声缭绕,身着不同颜色服装的蒙古族小学生走进学校的操场,她们就像草原上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佚名
|援建|慈善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09595727109.html
-
6月27日,巴林右旗具有300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院——荟福寺举行丹迥·冉那班杂活佛升座典礼。 藏传佛教在明末清初传入巴林右旗,清康熙年间兴起。1706年,一生笃信佛教下嫁巴林右旗的康熙皇帝次女固伦荣宪公主建荟福寺,此后二百余年藏传佛教长盛不衰,鼎盛时期荟福寺有僧众五百余人。现在荟福寺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景生)
try
{
showAd(3,0,1);
}
佚名
|荟福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6/0727004717.html
-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召庙千佛殿古建筑恢复工程进入彩绘阶段。
据赤峰契丹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介绍,新建千佛殿总面积近400平方米,计划2008年9月竣工。届时,召庙千佛殿将以古老的辽、清风格再现于世。
召庙千佛殿古建筑恢复工程始于2007年9月4日,目前外部彩绘进程过半,内部彩绘和装修即将开始。
据了解,千佛殿位于巴林左旗召庙旅游区内。召庙始建于辽王朝,史称真寂...
佚名
|彩绘|千佛殿|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10364127305.html
-
2009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昌都强巴林寺宗洛·向巴克珠仁波切在北京参观了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览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藏僧俗民众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前所未有。
宗洛·向巴克珠仁波切说:“拿我所在的昌都强巴林寺来说,信众很多,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很大,给我们修了路,提供了自来水和电,还修了寺院,投入不少。在旧社会,喇嘛到寺院不是自愿的,他们是为了支差才去的。但现在,他们...
佚名
|宗洛·向巴克珠仁波切|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0949583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