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常乐寺
竹乡林华
从水上酒舫出来,沿着水泥路往左边拐弯,就进入大路。这里有很大的村子。整齐的房屋,热闹的街道。在三叉路口,还有一座红色柱子的亭子。看来这里的居民很怀旧。
穿过村子,向北驶进一条林荫道。茂密的枝叶挡住阳光,自己又被阳光照得透亮,显得嫩绿。妻子说,这里很想老家从孝丰到白水湾的马路。
拐过一个弯,就来到常乐寺门口停车场。刚浇制的水泥地面,光滑,...
竹乡林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3010988353.html
-
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展出精品文物70余件,石窟造像图片86幅。其中以邺城的汉白玉造像、常乐寺的红砂石造像最为精美。
邯郸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创造了石磨盘、石磨棒等原始...
新华网
|石刻|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2/1443082860.html
-
塔东二十米处立一石佛,高四至五米,头部及两臂已不存。在塔和石佛之间,是常乐寺的正门。如今的常乐寺除了当地人新修的山门和围墙圈出的占地甚广的遗址,尚能令人想见当日情状者,只剩下院中的荒榛蔓草和俯拾皆是的...字样。据《资治通鉴》、《续高僧传》上记载,及现代日本人曾布川宽的《响堂山石窟考》考证,常乐寺最初建于北齐文宣帝时期,原名石窟寺。据毕沅著《中州金石记》卷五所收《大金正隆四年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3057000.html
-
南响堂山石窟――北响堂山石窟――常乐寺――水浴寺(小响堂)――老爷山石刻――娲皇宫――摩崖刻经
南响堂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近旁有殿宇、靠山楼阁、古塔等附属建筑。这里现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自下而上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 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其中华严洞规模最大,高4.9米,宽和深各6.3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
佚名
|文化|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07531023366.html
-
,十分勤勉好学,18岁之前,已读尽四书五经,且曾涉猎诸子百家之学。 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使他感到人生无常,有离尘出世之想,开始持斋奉佛,并到各地寺院礼佛,与方外人讨论佛法。20岁,到本邑常乐寺,...到了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常乐寺的静耐长老退居,他继任住持。 此后,他力求振作,邀请文权法师到常乐寺定期讲经,首先开讲《弥陀疏钞》。他为充实自己,到天台山国清寺阅藏,但由于用功过度,读完了60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52263306.html
-
改由释式超、式琳、华庄主持常务。民国二十七年(1938),温岭县佛教会改称“中国佛教会温岭县分会”,次年召开第一届理事会,推举释蕴光为理事长,会址设常乐寺。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9月,先后召开五届...、了净(常乐寺)、了净(八仙岩寺)、尼光慧、邵道良、陈小菊、戴素云、陈云湘、方玉娇、赖云香、张方文、林华、吴赛华、颜仁禄、李玉顺、陈夏梅。2000年7月增补释月康、释常军、尼华恒、王小梅、刘云彪五人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360290135.html
-
唐杭州龙泉院文喜传 释文喜,俗姓朱,嘉禾(历史上曾有五个地方叫嘉禾,唐时的嘉禾则是今江西南丰)人氏。他母亲怀孕时曾梦见吞了三个仙桃,随即一直吃不了荤腥。文喜七岁时礼常乐寺清国为师出家,清国让他诵出十卷经方才允许剃度。后来文喜到越州开元寺学《法华经》。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即公元八三七年),文喜到赵郡学《四分律》。会昌法难时被迫还俗,但修行之心一直没有断过。宣宗即位,恢复佛教,文喜马上重新出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3356463.html
-
受具足戒,之后随一位从本律师学律,第二年在灵泉寺闭关潜修,阅读经典,研究天台教义。闭关期满,他又行脚参访,到了光绪二十二年(1896),常乐寺的静耐长老退居,他继任住持。 民国元年(191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5867876.html
-
。
说起古寺的历史,可谓风光一时又历经沧桑。据考证,早在隋代,文帝敕赐36寺,以“常乐寺”(即今之古寺)最为壮观。据说文帝曾赐有“光大严明”匾额。诗寺于唐武宗时被毁,唐懿宗咸通五年(公元864年)由善恩和尚重建。到宋代,古寺名为翠围寺,后又重新更名为常乐寺。迨及明永乐年间,为避“乐”字之讳,蜀献王朱椿奏禀明成祖朱棣,敕赐寺名为“光严禅院”。至清代,康熙帝又特为此寺御题“光严禅院”匾额。古寺...
邓小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75894935.html
-
听乐观老和尚谈话记 智铭 近些年来,都不曾去台北县永和市常乐寺,礼拜乐观老和尚了,由于个人的工作量也一天一天地加多,以致连写封信去问侯一下都不曾,但内心中却时时在惦念着那棵如严寒中的老松。几十年来,他那种为国家为佛教、为众生而奋辟的坚苦卓绝精神,始终是我所崇敬的。 今(七四)年二月二日,乘前往台北市松山寺参加“狮子吼”月刊编辑委员座谈之便,专程前往永和市常乐寺去礼拜老和尚。当循九十一巷的...
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146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