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二0二公吨,地座面积二二三九平方公尺,直径五十三点四公尺,为罕见的青铜大佛像。
作者: 张曼涛 ...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3250507.html
-
尚可推断在建寺之前,佛教信仰早就传入台湾了。(取材自张曼涛《台湾的佛教》)...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10554917.html
-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差异
张曼涛
中国佛教传自印度,就一般情形说,应该是属于印度形态的,但在实际上,今天我们已经很清楚知道,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有著很大的差异,它们的差异不仅是在制度上的,同时也在思想上的。而且,这差异的距离,几乎使人到了发惊的地步。就印度说,佛教曾经过三段时期的展开。
第一期是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展开,这一期是从单一到复杂,从伦理到形而上,从实践到理论。
...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1866951.html
-
“空”之中国的理解与天台的空观
张曼涛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7册
1978年3月初版
页341-352
--------------------------------------------------------------------------------
一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的“东洋文化研究所...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3454816.html
-
魏晋新学与佛教思想的问题(上) 张曼涛 中国文化学院教授 p. 1 一 总论 1 新学之兴起 在我们未正式讨论到魏晋新学与佛教思想的问题以前,让我们先对新学(亦即一般所谓玄学)的内容和...“无”,在何晏的观念里,是与道、与自然同为一义的。换言之,也就是同义异名。因是,他所谓的天,也就是根据这个“无”的意义所显示的道或自然的本体的天。在列子仲尼篇里,张湛引用叔平的无名论说: 天道者,惟...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845479.html
-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盘思想 华冈佛学学报第二期 张曼涛 页5-44 -------------------------------------------------------------------------------- 5页 一、概述 涅盘思想之发展,到达中观和唯识的无住处义,已达到 了最高的大乘境界,但就广义或全体大用说,还未达到综合 完成的阶段,因为上述二者或言空言有...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5371059.html
-
译者前言
这是日本京都法藏馆出版的「近代佛教讲座」第三卷,其中一篇专谈佛教与现代西方流行的存在主义的论文,作者是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印度哲学系的教授玉城康四郎博士。它的原题是:「佛教より见太实存...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444738.html
-
华冈佛学学报第1期页133-195--------------------------------------------------------------------------------133...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4.html
-
160页佛教的影响是很大,但那是另一件事,与此处所论者无关。) 僧肇以解空第一称于时,后世并尊为三论之祖,即此一般若系派到吉藏完成,而同时亦即止于吉藏。道生等一系,则当时在世虽影响不大,而数百年后却贯...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5.html
-
提 要:
佛教的涅槃思想,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有一个很大的距离。本文即卽旨在指出大乘佛教中的中观学派与唯识学派两者的涅槃思想真义,以及其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涅槃观念的差异所在,透过本文对中观...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214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