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错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一饱,才于实事有济。   以下所讲的,分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劝请,是为第四次。因大众既然有如此的盛意,故不得不来。其时在泉州各地讲经,很是忙碌,因此又延搁了半个多月。今来到贵处,和诸位善友相见,我心中非常的欢喜。自三年前就想到此地来,屡次受了事情所阻,现在...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063007584.html
  •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弘一法师

    山珍海错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一饱,才于实事有济。 以下所讲的,分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如此的盛意,故不得不来。其时在泉州各地讲经,很是忙碌,因此又延搁了半个多月。今来到贵处,和诸位善友相见,我心中非常的欢喜。自三年前就想到此地来,屡次受了事情所阻,现在来,满其多年的夙愿,更可说是十分...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11279754.html
  • 论佛教僧教育——读太虚大师“佛教应办之教育与僧教育”后感

    之各种职倌,皆由学成考取而,则诸僧皆勤奋于学,而任职僧者皆可期其具相当之程度。  大师对俏众程度提升之寄望,其用心之殷之切,令人敬佩。实际上,考选之法,实为一明智之举。观诸世间法,不亦以考选为取才...毕业后“大土”位,可为佛教中一切教职。大师因鉴于武院第一期学僧程度参差不齐,教学困难,又学监难聘适当人选,故将武院第一期学程缩短为二年,提早毕业,拟于第二期重作改善,却不得院董支持而作罢。事实上,大师...

    慈 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0965842.html
  • 佛法救世主义——民国十六年夏秋编(2)

    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佛子!云何为菩萨分减施?此菩萨禀性仁慈,好行惠施,若美味不专自受,要与众生然后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若自食时,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八万尸虫依于我住,我身充乐彼亦充乐,我身饥苦彼亦饥苦,我身受此所有饮食,愿令众生普饱,为施彼故而自食之,不贪其味。复作是念:我于长夜爱着其身,欲令饱而受饮食,今以此味惠施众生,愿我于身永断贪着,是名分减施。云何为菩萨竭尽施?佛子!...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044320.html
  • 佛教入华初期传布地理考

    月氏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通典、通志、画跋、辩正论等较晚出之书,则言使于大月氏,而受经。汤锡予氏既校释其文,复以诸书于授经地点、人名,虽不相同,然受之者为中国博士弟子,口授者为大月氏人,固未有异,因谓...实难以信从。然佛教初来,在于汉世,固属不争之论。  值得注意者,即诸书所载,莫不谓此土佛法,自西域,前引三事固无论矣,高僧传卷一竺法兰传曰:  又昔汉武帝穿昆明池,底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知,可...

    何启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0155251.html
  • 别轻视烦恼你将会被取笑

    有所进步,它也导致你不能活  实。它们也阻止你找到真正安宁与自在。不要小看这些  烦恼,它们会嘲笑你!  去找出自己的烦恼。要知道这些烦恼在你的心中生  起。观察它们,试著了解它们。不要执著它们,...亲戚、朋党,甚至远亲。你想知道  的话,请看以下的例子,它是否曾经在你的心中生起:  “这是什么时候了,电灯还亮著!”  “他的行为真令人讨厌。”  “他不应该作出这种事出来。”  “我可以做更快。...

    西亚多 乌 德加尼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1873497.html
  • 论师的业力观

    转世为人,出家修道成阿罗汉。然余习力故,日应食一斛五斗,乃饱(大正27.216中--下)。故业感轮回说,若只偏重于等流因果说,固然含有不尽圆满的感觉;但异熟因果之所以形成,也依然有等流因果的推力...执著有一真实之自我,则往往产生疑虑:既然“无常”、“无我”,那么,谁在造业?谁在感果?又如何建立自作自受的业感轮回?若未证究竟,一期生命结束,此生的修行,岂不白费?何必自苦而寻求解脱!诸如此类问题,...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38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