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坦。三个老头又来,叩谢而去。
孙思邈的德行最高,不图他们报答,尤其令人敬佩。
...
光音
|因果|命运|德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23234917573.html
-
圣道经)。二、从修行的先导说,正见是德行的根本。如『杂含』(卷二八·七五0经)说:「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为根本。……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定」。正见即明慧,是修行的摄导,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所以说:「如是五根(信、进、念、定、慧),慧为其首,以摄持故」(杂含卷二六·六五四经)。正见对于德行的重要性,是超过一般的,所以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1556511.html
-
解脱」。由于声闻偏重厌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厌世,不能即世而出世,这才以无量三昧为纯世俗的。声闻的净化自心,偏于理智与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说「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慈悲为本中完成声闻所不能完成的一切。 德行是应该均衡的、和谐的扩展,不能如声闻行那样偏颇。如针对厌离情深的声闻,应重视大悲的无镇。对于不善根的根治,也认为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严重的。贪欲不一定厌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1456509.html
-
什么是“德”呢?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
证严法师
|证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0923363132.html
-
老师、儿女、丈夫、父亲、法师…每一个人都尊敬他、怀念他,即使今天读他传记、听闻他的事迹的我们也对他深深仰慕!这一切从那里开始?自小懂礼貌,知道因果,有孝心,能尊重别人,是从德行教育培养起!
值得...
黄威南(原用笔名:希弘)
|教育|道德|佛教|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09390987316.html
-
http://www.fjdh.cn/Item/26303.aspx
-
我所知敏公长老的德行
净智法师
此次在庄严寺佛七的第二天,正逢前美佛会长敏公长老往生周年,大陆天宁寺方丈与文珠法师数人等特来迎请敏公的舍利到天宁寺供奉纪念,法师们与近百位佛七学员不畏寒风刺骨的零下温度,踏过泥泞的雪地到千莲台,参加此一隆重的仪式。在诸法师报告敏公的行谊中,也让我回想到他老人教重视教育的往事。
一九九○年加州法印寺印海法师刚在柔丝蜜购得一新道场,游祥洲博士发...
净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3879221.html
-
缅怀演培上人之菩萨德行
释净珠
一、前言
世间幻化无常,稍纵即逝,人生百年,犹如海面一浮沤。如何于“人身难得”今已得之生命中,充实、体证福慧二德之圆满,是为我人须思考再三之修学问题。而这即是菩萨道之所应修、之所应行事,当于自利修学外,不弃苦难众生之利他人间行。于今十一月二十日(农历九月三十日)为先恩师上演下培上人圆寂十周年纪念之前,忆起其生前风范,萦绕于脑中久久...
净珠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543790903.html
-
http://www.fjdh.cn/Item/89075.aspx
-
[内容摘要]噶玛巴德行协巴于1406年奉诏进京晋谒。这一史实在明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行协巴这次晋京的一系列活动,不但进一步增进了民族交往,加强了文化交流,繁荣和促进了藏区与内地之间的经贸往来,而且对于明廷当时制定的一些大政方针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对于雕版印刷业、民间信仰、藏传佛教各教派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德行协巴;晋京;影响 [中国图书分类号]...
周润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085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