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地辨明六处门的明净与非明净色聚里的四界,就能很容易地看到明亮的有分意界。它是在心脏里以心所依处(hadayavatthu)为依靠。心所依处是由名为心色十法聚(hadaya dasaka ...眼、耳、鼻、舌、身与心所依处)里的性根色。 心色(hadaya rupa):这是支持有分意界(亦作意界,mano dhatu)和意识界(manovibbana dhatu)的色法。除了眼、耳、鼻、舌...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473625.html
-
却不自觉地将有为法当作真实存在来看待。如《攝阿毗達摩義論》说心意识“于无色界则完全没有依处”。这个观点来自《清净道论》,它说:對於無色界,心,心所法非与心所依處以俱生緣為緣而存在(心所依處,即指心臟)...无常、无我”,《義論》此说即谓心意识是独立存在的法(非缘起)。 请看《義論》:“依处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与心所依处。”此六依处在《清净道论》(下简称《道論》)中明显可见前五依处即指眼等五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556393.html
-
所以不可能是同一不变的前生识,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它是无常的。在结生时,欲界及化生、湿生及有性根而具有六处者,在结生的剎那现起眼、耳、鼻、舌、身、心所依、性根等七十法及三非色蕴(受、想、行)的名色法。梵天众天的化生有情在结生时,现起眼、耳、心所依处及命根(九法)共三十九法及三非色蕴的名色法。无色界只有三非色蕴的名法现起。于无想天只有命根九法的色法现起。
4. 名色,名法(心与心所法)和色法(...
法增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2885042.html
-
整天。 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之后,你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bhavavga有分识;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注释中说,有分心就是意门(manodvara)。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你将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有分心),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能如此辨识之后,你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这五禅支,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最后你能同时辨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3649249.html
-
观照过去的名色法。其中的名法里面包括业轮转与烦恼轮转。这两种轮转的名法依靠各别的心所依处而生起,心所依处是色法。能观照离现在最近的过去名色法之后,就再继续观照稍远一些的过去名色法。如此紧密地逐渐观照过去...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有些色聚含有九种色法,即前面八种加上命根色。有些色聚含有十种色法,即前面这九种加上净色或性根色或心所依处色(心色)等。唯有当你能如此分析色聚之后,才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3949258.html
-
所依处。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后,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这五禪支,一次辨识一禪支。持续不断地修行,直到能同时辨识所有五禪支。初禪的五禪支是...以还停留在「概念法」[4]的领域,尚未达到究竟法的境界。更进一步分析四界,直到能在单独一粒色聚中见到四界。随后再逐一地辨识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心所依处里诸色聚的四界,分析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249265.html
-
法聚里面,这种色聚散置于心脏里边的血。由于它是意界或意识界的住处,它被称为心所依处。 (17)、命根色(jivita rupa , jivitindriya) 此色法遍布于全身,它维持业生色(...聚散播至全身。这些食素八法聚名为食生食素八法聚。在此食生食素的助力下,业生色聚、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的食素能够制造一系列十至十二代的食素八法聚。若所吃的食物含有高等营养的食素,那可根据它的强度而制造...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373624.html
-
有名色的无为涅盘者)的心所依处(hadaya vatthu)生起。这样的了解为「证入果等至」。因此,果等至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 无论如何,佛教中有名法消灭之等至,即灭等至 (nirodha ...saddha pabba)组,即十三通一切心心所(abbasamana),十九遍一切美心所(sobhana sadharana)、一慧根心所(pabbindriya),共三十三。如果加上识,即成三十四。...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673627.html
-
两小时之后,禅修者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bhavan%ga,有分识,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后,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禅相(nimitta)是修行禅定时心专注的对象,是心的影像或概念。禅相一般基于色法而产生,所以取此相为所缘而达到的禅定属于色界定。 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95454242.html
-
火界、风界,名为大种色。(二)眼、耳、鼻、舌、身,名为净色。(三)色、声、香、味及除去水界(注2)而称为三大种的触,名为境色。(四)女性(女根)、男性(男根),名称性色。(五)心所依处(即肉团心),...关系。此等所缘,又有现在、过去、未来以及无有时间性的区别。(六)说八十九心与所依的关系。即心的所依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心所依处(心脏或肉团心)六种。八十九心中,有的有所依,有的无所依。 ...
阿耨楼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54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