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无所得故。心无罣碍......」。 在大圆镜智遍照中,对于三世事情相、「一念顿具!」泯却「时间相」,故「无寿者相。」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爱因斯坦、夙根深厚,智慧超群;他的《相对论》...杨佛兴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九 禅密两宗,皆一乘教。『一乘顿教,寓解于行;以行为主,以解为辅;行进步一步,解亦进一步;行愈深,解愈精;有行(杨按:指形式之行)无解,变成世间宗教;有解(杨按:...
杨佛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1748342.html
-
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一 《杂阿含经》 一一五九 (一00)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生者悉磨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948515.html
-
恐怖放下,如《心经》所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龙:慈悲心难道不是一种罣碍吗? 师:有罣碍就不是慈悲心,而是同情心。慈悲心是没有罣碍的,因为智能就在其中。面对死亡,心中没有罣碍,那么...金刚经》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谓「应无所住」,就是不在乎过去、不在乎现在,也不在乎未来。至于「而生其心」的「心」是什么?指的是对人的慈悲心、对己的知慧心。只要还有一个众生仍在苦难之中,就代表自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5169120.html
-
之珍宝,本非外得。俗语说:「骑著马找马」,也是这个道理。马本没丢,只是心没想到。心明白过来了,马也不是找回来的,本来就是自己骑著。即是无得。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 菩提萨埵(音多),简称菩萨。炼心达大定,自性圆明之人叫做菩萨。依心经所指之路,由定慧而达彼岸,复自性之真空,没有一丝欲念,万法皆空,为心无罣碍,得大自在,为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人的生死本末,来龙去脉...
妙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14062569.html
-
故。诸菩提萨埵。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亦皆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谛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无所得故。 省略“如是”、“亦无不(非)得”,无伤原意。“舍利子”不必第三次出现。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汉语不论单复数,可以省略“诸”...
胜成居士学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546985.html
-
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舍利子,诸法性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无智,无得亦无无得。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亦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聂鸿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4439186.html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符契佛陀的缘起无我的教法。
玄学化大乘以“空性”为诸法本性或诸法实相,其思维方式和...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证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广大行而分别之。”[3] 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不能依空慧判别大小乘,并不表明二者智慧无差异,以宿命智为例,声闻仅能通数万劫,佛则能通无量劫...
孟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1241597.html
-
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早课正文大佛顶首楞严神呪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0245743.html
-
无我的,当我们体会到这个相是无我时,突然有一种柳暗花明,放光的感觉;心转成「一心」,转成心在最高点,一种毫无遮障,心无罣碍,心如虚空,心量广大无边。那一种感觉就像朝闻道夕死可矣!一种现在死也毫无遗憾的... 若我们的心是在一起,再远再远,都还是在一起。 如果心不在一起,就是同床也是异梦。 如果心在一起,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的心就可以接到我们的心,这就是真正的传承,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印到我们的心肝...
张大卿 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2048808.html
-
,得生西方,岂举心已,诸观便成?若由小善便得果者,便同说假部“由福故得圣道”。道不可修,道不可长,观无相等资粮加行,便徒施设。 又《无垢称经》云:“若诸菩萨行于八法,行无疮疣,方生净土。一、思于有情,恒作善事,不希善报。二、思代有情受苦,所有善根悉回施与。三、思于有情,其心平等心无罣碍。四、思于有情摧伏憍慢,敬爱如佛。五、信解未闻经典,无碍无谤。六、于他利养无嫉妒心,于己利养不生憍慢。七、调伏自...
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475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