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岩寺颂断碑
灵昌郡太守邕,以法有因,福□□得真僧戾止,神人告祥,宜或真空以悟圣,或密□以接凡,□谓之灵岩,允矣真。晋宋之际,有法定禅师者,景城郡人也。尝行兰若,若是者历年。禅师□劳一人,逝将辞去,忽有二居士建立僧坊,宏宣佛法,识者以为山神耳。因夫山者,土之至厚;谷者,墟之至深;水者,因定而清。林贝叶之经衡,廓莲花之独人,存法立事,著名扬空,矧乎辟支佛牙,灰骨起塔,海龙王意,...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223489660.html
-
四方,盛极一时。 相伴千年岁月的辉煌历史,道场所传法脉是寺院一切活动的主旋律。唐天宝年间李邕所撰《灵岩寺碑颂并序》上载,“或真空以悟圣,或密教以接凡,谓之灵岩,久矣”,可知灵岩寺为禅宗与密法(汉密)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3862133.html
-
,通而言之,则即本即始。
禅宗之前期,虽有直心是道场的思想,但更侧重于迷凡悟圣,至后期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运水搬柴、无非佛事"...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0758638.html
-
何时而建,传说不一,据园通庵主持悟圣法师于1998年浇铸“铁鼎”记载:“横山寺”(园通庵)前身已有2500多年。同时横山诗歌入册多篇,如《横山返照》,“前山佳气搏葱茏,一片霞光落照浓;横岭尚需天记忆,环流...
凌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0966788.html
-
所见色非虚妄故。二凡无悟圣过。以所见妄色隔真空故。若空不即色亦有二失。一圣智不成过。以空取色外是非真空故。二圣不从凡过。以空异妄色圣自圣故。就法四句者。若色不即空亦有二失。一坏俗谛过。以色不无性则待缘...。一凡圣杂乱过。二迷悟不成过。次就法亦有二失。一二谛杂乱过。二二谛不成过。思之可见。第四俱非亦不可者。谓若色非空非不空。空非色非不色者。亦有二种失。就人有二失。一迷无悟圣期。悟不从凡过。二圣凡杂乱二位...
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0643250.html
-
在讲“道由心悟”、“迷凡悟圣”的道理。例如慧能一再强调:“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则佛。”“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道由心悟,岂在坐哉?!” 慧能禅非坐卧...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4266095.html
-
心悟”、“迷凡悟圣”、“性自天然”、“心佛众生无有差别等主张。从禅宗这些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出,禅宗的佛性思想,是十分强调和重视“自性清净心”的力量的。人人本具的自性清净心,是成佛解脱的基础,并且,这种“...觉妙明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佛性思想与早期禅宗“即心即佛”、“道由心悟”、“迷凡悟圣”等强调“自性清净心”的佛性观是基本相同的。 在楚圆的禅法思想中,正因为有了“佛性不离觉悟现前一念”为达到解脱的依据的...
宗 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0160459.html
-
好的生活本身就是禅。生活之世俗义与殊胜义并非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殊胜义就在世俗义之中,但百姓对此日用而不知,净慧法师慈悲开示,警起迷情,指点世人。动静云为,思虑营谋,一念之间,迷凡悟圣,此固是禅僧家常...
韩焕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3263130.html
-
灵岩寺现存遗迹、遗物作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及调查。 附录:?李邕《灵岩寺碑颂并序》 灵昌郡太守(以下残) 邕以法有因,福有缘,故得真僧戾止,神人告祥,宜(以下缺二十三字)或真空以悟圣,或密教以...
温玉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5663394.html
-
净土宗的念佛实践所取代。其他各宗也是如此。因净土念佛为各宗所普遍接受和实行,宗派界限已模糊不清。禅僧手掐念珠,口诵阿弥陀佛名号,习以为常。 二、净土宗的他力往生 佛教讲“迷凡悟圣”,只要能了悟真理,就...
吴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386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