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浅析文天祥的悟道诗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其丞相伯颜统军伐宋,一路上元军长驱直入,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在大兵压境之际,南宋统治者充分暴露了其腐朽无能。君臣们...一闻即悟,得到了佛法的大受用,这可以从他的悟道诗中看出来,诗曰:
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
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
功名几灭性,忠存大劳生。
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
延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71381082.html
-
强调缘,是见末不见本,同样,过度强调峻烈翻转,也会忽略了禅门一些绵密内在的功夫与境界。 以此,克勤圜悟的这首悟道诗应可为偏者解: 金鸭香销锦绣帏, 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 只许佳人独自知。 克勤圜悟是宋代评唱公案、号称“禅门第一书”《碧岩录》的作者,看话禅开山祖大慧宗杲的师父,门下宗风峻烈,悟道诗却以闺情阐明不可言说的境界,而他也是因师父五祖法演举艳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
林谷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1640993.html
-
难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鹤林玉露 载某尼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昭觉克勤悟道诗 金鸭香消绵锈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一)唐宋诗中禅趣问题的形成
唐宋诗是我国诗中的菁英,唐宋诗中有禅趣,论诗者人人所习知常言,而禅趣的构成,则多模糊捕风捉影之谈,且无合理的解释。
苏东坡和子由 渑池怀旧 人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51953996.html
-
系中观派,都没能精确地理解龙树思想。只有月称论师,以其绝顶的天赋,惊人的智慧,将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完整、清晰的梳理出来,没有一丝毫的错谬。就象宗喀巴大师在悟道后写的第一篇悟道诗《缘起赞》中所赞:“龙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30455667.html
-
孰不知自家就具有这种佛性,如逢春而开的桃花一样,无处不在。相同的有某尼的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春。归来却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文人的禅理诗也有很多,如苏轼的《题西林璧》,朱熹的《...略论禅与诗 作者:高慎涛 禅与诗本来是异途,禅是直觉的,诗是思悟的;禅是出世的,诗是在世的;禅是不立文字的,诗是不离文字的。然而事实恰恰是殊途同归,禅与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结之缘。金人元问...
高慎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4265663.html
-
智慧,将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完整、清晰的梳理出来,没有一丝毫的错谬。就象宗喀巴大师在悟道后写的第一篇悟道诗《缘起赞》中所赞:“龙树精深幽微的中观奥义,就象那晚上才破蕾开放的睡莲花,只有当月称这皎皎明月升...
佚名
|大德|高僧|中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1565719913.html
-
功德主。南山集团老总花费了大量心血,建成了秀美幽雅的南山景区,这样雄伟壮观的南山大佛,和能与任何名山宝刹相媲美的南山禅寺相得益彰。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写有悟道诗,在这里用于赞颂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最重...
佚名
|大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15472322708.html
-
禅师曾经给世人留下了一组悟道诗。这组诗写得很好,所讲的道理很究竟,可作我们参禅悟道的指南。现抄录如下: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 ...懒残和尚和他的悟道歌 上平 明瓒和尚,不知道姓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开始的时候,他四处游方,后来听说普寂禅师在嵩山盛传禅法,于是前往从之。明瓒禅师言行怪异,虽然早已默证空寂之心,但时人不...
上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75356152.html
-
传统观点来看,这些支系中观派,都没能精确地理解龙树思想。只有月称论师,以其绝顶的天赋,惊人的智慧,将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完整、清晰的梳理出来,没有一丝毫的错谬。就象宗喀巴大师在悟道后写的第一篇悟道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857268.html
-
同样焕发着生命力。本文以沩仰宗人香严禅师的悟道诗为重点,结合沩仰宗禅学思想、机锋公案,探讨沩仰宗禅诗的美感质性,以透视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
一、“无心是道”的诗禅...顿悟的时同也兼重渐修。香严写了悟道诗后,沩山予以印可,仰山则继续勘验香严,说这首诗仍是“夙习记持而成”,如果有真正的觉悟,可再作一偈,香严遂又成一颂:
去年贫,未是贫;...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184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