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州水老和尚说:“自从一吃马祖蹋,直至如今笑不休。”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云门文偃禅师说:“日日是好日。”——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沩山灵祐禅师说:“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譬如秋水澄澄,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之人。”——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黄檗希运禅师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
林清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2040656.html
-
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宫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灵佑》在沩山看来,只有视听寻常,不闭目塞听,情不附物,这才是“人位”,即视听言动皆能证悟真佛如如、事理不二之境。 因为人有心境,就执着于心境,就着了法相。要从“信位”进到“人位”,就必须破除心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3156309.html
-
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 师曰:“若...初参人搭扶梯,为已悟者立高标。寻思一过定获分晓。 沩山说“道人之心”,在“视听寻常”与一般同,在“情不附物”与一般异,并无奥妙,只要质直些! 沩山说“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这句话倒却有传承的。百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45662226.html
-
和尚以为皈依佛教就是学经论、习禅律、起知解,而百丈怀海却认为,感性的意义最重要,认为“一声一色,一香一味”作为纯粹感性之境,都是佛法。他的弟子沩山灵佑同样强调,要做一个“情不附物”的“无事人”;看自然和世界,不起分别,不起情见,就能达到“秋水澄淳,清静无为”的境界。这个境界尽管是一个视听寻常的自然景致,然而因为看的人“情不附物”、“清净无为”,它也就能产生触发觉悟的效果。可以说,中国人的审美之眼迅速...
陈遵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44169718.html
-
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法语,可作宗门禅经读,亦可通于诸家禅道。为初参人搭扶梯,为已悟者立高标。寻思一过定获分晓。 沩山说“道人之心”,在“视听寻常”与一般同,在“情不附物”与一般异,并无奥妙,只要质直些! 沩山说“从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62653507.html
-
白费了。我们就不如古人,想天人送供,天人不管你。因为我们没有行持,真有行持的人,十字街头,酒肆姓坊,都是办道处所,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明镜照万像,不迎不拒,就与道相应;著心迷境,心外见法就不对。我...千真万确,不能改易。修行人但从心上用功,不向心外驰求,信自心是佛,信圣教语言,不妄改变。解者,举止动念,二谛圆融,自己会变化说法,尽自己心中流出,放大光明,照见一切,这就是解。虽然明白了,不行也不成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3169466.html
-
,切须子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是寻常,遮边那边,应用不阙,...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沈沦...
沩山灵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4678985.html
-
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沩山灵所说的:"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并无二致。这"情不附物"的一念心行,...才能达到,《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三世一切诸佛,都是悟到一切法唯心所造,才能随顺无生法忍。有的菩萨证人初地,即迅速地舍身命而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由此可知彻底了悟真心的人才能够达到唯心净土,而执着境界...
邓来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1769383.html
-
,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后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 师曰:若真悟得...,为已悟者立高标。寻思一过定获分晓。 沩山说“道人之心”,在“视听寻常”与一般同,在“情不附物”与一般异,并无奥妙,只要质直些! 沩山说“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这句话倒却有传承的。百丈大师曾说“...
乃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1455134.html
-
就统一起来。他的弟子沩山灵 对此亦有一个绝妙的解释,他说: 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 ,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灵 的“视听寻常”,为禅宗观自然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对人的主观方面提出要求,即做一个“情不附物”、“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
张节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246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