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所谓菩提心,即是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大之愿。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而菩提心愿最初又是怎样引发的呢?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有...。入法界品》说: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如悉与一切佛法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常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4949720.html
-
无限地扩大善业,一个人只有发菩提心,才 能在修持的过程中,把握方向,勇往直前,直至成 佛。发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二种。 (一)愿菩提心 愿菩提心是一个立下的誓愿:“誓愿为利益一 ...因, 谓之悲无量心。 3、愿一切众生永远不离安乐, 谓之喜无量心。 4、愿一切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谓之舍无量心。 (二)行菩提心 行菩提心也是一种誓愿:“誓愿学习和实践那 成佛之因-六度波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0969217.html
-
第三节 菩提心的退失与增上72 一、 菩提心的退失72 二、 菩提心的增上76 第四节 菩提心的类型与层次80 一、 依性质之分类81 (一) 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界定及差别81 (二) 愿菩提心84 (三) 行菩提心86 (四) 小结88 二、 依修习力产生方式之分类89 (一) “世俗谛”与“胜义谛”90 (二) 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92 三、 依证道阶次之分类95 ...
邱湘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0561971.html
-
《入行论》中将世俗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世俗所有的调心法中,发菩提心最为殊胜。就胜义而言亦如前所述,实际是无有灭度一个实有众生,所灭度、能灭度的形象也不存在。
作为修行者,必须以胜义与...波罗蜜多佛母的密义,一般众生无法理解接受,如来观察法器时,说:唯发大乘愿、行菩提心的人可以接受,如来专为他们宣说。许多经典中指出须菩提显现为小乘阿罗汉,实际是大乘根基,所以佛为发大乘菩提心,行最无上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著疏
|金刚经释|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1738432572.html
-
菩提心有两种,也就是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如《华严经》中说:“任何众生为无上菩提而发愿亦稀罕,与之相比,为无上菩提而行持更为稀罕。”〗无著菩萨此处所引用的教证几乎全是《华严经》,不然的话,有些执宗派偏见...,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华严经》中讲,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现观庄严论》通过地、火、月、水等二十二种比喻,宣讲了菩提心的二十二种分类;《经观庄严论》也讲了四种分类——信解行发心、...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入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1457206326.html
-
立仪轨。
〖阿底峡尊者依次造了愿行菩提心仪轨。〗阿底峡尊者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先造了愿菩提心的仪轨,又造了行菩提心的仪轨,这种认为“愿菩提心需要仪轨”的观点,与我们前译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比较相同。大家应该记得,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讲过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仪轨,不同的是,里面的愿、行菩提心的仪轨只有一个,而没有分开,依此可以次第或同时受持两种菩提心。
〖...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1248006431.html
-
的强大意愿。这种意愿和常人意愿的最大不同,在于所缘境的差别,即以无上菩提及有情义利为所缘。当心中生起这种伟大希求时,便是菩提心的表现。
菩提心主要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类:愿菩提心是利益一切...的思辨,与修行严重脱离。我认为,对于一个宗派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它的“见”,更应结合“行”。以下所谈的九个问题,不少是以往在弘扬唯识中忽略的,如菩提心、菩萨戒、瑜伽止观等。对于这些问题,将结合我近几年对...
济群法师
|唯识|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08230832259.html
-
菩萨所追求的目标是菩提,其所应学当然就是菩提正因,就是菩提资粮了。在同一品中将菩提心分为两种: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并说这两者的差别就如同‘想走’与‘正在走’的差异。(57)这表示,想要得到菩提是愿心,...部分,即显乘与密乘,而以显乘为基础。依显乘的方式,需先归依,然后发起菩提心。归依应先供养十方诸佛及上师,再以普贤七支供及不退转的求菩提的心,来行归依的仪轨(7、8、9颂)。这是大小乘共同的基础,入佛法...
张福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143977.html
-
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行,做出帮助他人的事。这两个阶段分别各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此二者之戒乃随我们利他之心的增长依次而受。我们都是佛教徒,我很小就成为佛教徒了。可是,我并不只为佛教徒工作,也不只为使人...观才能了解。道是菩提心的修行,也分为两个阶段: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果是成佛,亦即得大解脱----究竟自在与究竟安乐。
伟大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
泰·锡度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1444559.html
-
中说:“入于菩萨诸学处,依据经教摄略说”,(56)他撰述的目的是要说明菩萨所应学,菩萨所追求的目标是菩提,其所应学当然就是菩提正因,就是菩提资粮了。在同一品中将菩提心分为两种: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并说...菩提心。(16)即使生起后也容易衰损,因此需努力使其扩充增长(18、19颂),增长的方法即是戒、定、慧三学,三者总摄为“行菩提心”。所以显乘的实践方式,摄略起来是归依与发心,细分则为归依、发心、戒学(...
张福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314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