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坛经定慧品精彩讲解问答

    坛经定慧品精彩讲解问答  译文  惠能大师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我这个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大家不要误以为定慧有别。定和慧是一体的,不是两个。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当在发慧的时候,定就在慧中;当...六祖惠能大师一生驻锡曹溪弘化,因此又号「曹溪大师」,他所指导的修行法门,就叫「曹溪法门」。  曹溪的修行法门为何?在〈定慧品〉里告诉我们:第一、以无念为宗;第二、以无相为体;第三、以无住为本。可以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548178.html
  • 戒妄语——人间佛教经证

    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说法利乐众生,为众生所尊敬、信仰。因此,我们应如《宝女所问经·问慧品》所说:「口寂然,护于言语,所说无缺,口辞真谛,在于独处,若大众中,言常至诚,不以国故而两舌也。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746893.html
  • 梁武帝舍身兴佛法

    摩诃般若经》中的《三慧品》,萧衍认为此品最重要,因而单独列出)、《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均佚),另著有《立神明成佛义记》、《敕答臣下神灭论》、《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2282366.html
  •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试论《坛经》所蕴涵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般若品》)“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定慧品》)“法即一种,见有迟疾。”(《顿渐品》)强调人的禀赋知性气质的不同,对重视主体个性产生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各自观照,自见本性。”(《般若品》)“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定慧品》)“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言下大悟。...

    朱学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4041100.html
  • 《坛经》偶得

    ,引导中国佛教徒们一步步地迈进“见性成佛”的无上境地。 “无念为宗”——南宗禅之基石   南宗禅之根本理论及修证特色,我认为应该是《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里六祖大师所说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只有做到了“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愁害”(《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地做到了“无住”。   “无念”、“无相”、“无住”三者中,“无念”...

    释普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2555626.html
  • 《坛经》初探

    ,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坛经·定慧品》)。“无念”不是说对任何事物都不想,万念除尽,而是说在与外境接触时,心不受外境...的认识论。“无念”就是不对外境产生任何念头,停止理性思维活动。慧能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坛经·定慧品》)。心与外境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

    吴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1563973.html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禅学思想初探

    中之关键,即在于“自心自悟”,谓“自心善知识”,若妄想执着,外善知识再开导,亦不得力,纵然诸佛出世亦是徒然。    “顿悟”的方法惠能概括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  ...的想法,则又会迷执于“排除杂念”。所以“无念”绝非万念除尽,而是在缘境之时,心不染着,正如惠能所说:“于念而无念”(《坛经·定慧品》)。    ②无相为体    所谓“无相”,并非宇宙万象山河大地都不...

    曙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3138969.html
  •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

    全面、全体的东西。再则,若没有偏执,则全面、全体亦不立(存在)而神秀的偈则表明他还是处于这种对立中,所以五祖说他“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行由品》)。  《定慧品》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是慧体...禅学,大概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就有这个特点吧。而禅学由于为达其目的强调和发展了这一方面,而且增加了佛教的特色。  《定慧品》中慧能说“一行三昧”就是“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行直心是定慧一体...

    伍先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1565734.html
  • 论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

    《坛经·定慧品》)六祖慧能明确表示“真如”是本体,而且“真如”也能起“用”,所以才能以它为“缘”而生“起”世界上的一切。   在六祖慧能看来,世间万物的本性就是“真”,而万物的形相就是“假”,就是“...真性常自在。(《坛经·定慧品》)  这就是说:“心”就是“佛”,“心体”就是“真如”。而且,“心”要区别为“心体”(“念之体”)和它的作用(“见闻觉知”等)。六祖慧能就这样把“真如”本体直接安置在人心...

    吴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2951575.html
  • 坛经的思想特质--无

    应是,在念想中,我们不住著于这念想,不在这念想中起虚妄执著。 这便是没有虚妄念想的念想,亦即无念之念。关于这点,后面会再有补充。   以上是《坛经》第四定慧品对三无(无念、无相、无住)的阐述、如上...多赘。我们要指出的是,在这三无的三面实践中,慧能较注重无念。在定慧品是如此,在经中的其他处,亦显示这一倾向。为了对这三无作进一步了解,我们要就经中他处说到这种思想的地方,阐述一下。   首先看无住。...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84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