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9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请禅师对解脱作个解析?

    问:根据禅师开示,要达到观禅必须具备强而有力的定力,但须师摩经里的阿罗汉们却未有止禅,可否请禅师对解脱作个解析? 帕奥禅师答:解脱就是没有证得任何禅那、只是通过修行纯观禅而证得解脱,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依靠强而有力的定力就能够证得解脱。欲证得解脱者必须修行四界分别观,照见自己全身地、水、火、风四大之相,即:硬、粗、重、软、滑、轻、流、黏、热、冷、支持及推动。他必须观到自己全身变得透明且...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解脱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275295919.html
  • 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

    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 用以看待“解脱道”与“菩提道”关联的一道枢纽 蔡耀明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本文目次 (一)前  言 (二)从《般若经》入手的先在...之智慧 (六)《阿含经》和《般若经》之间的差异:“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对照 (七)结  语   (一)前 言  本文探讨“解脱”与“般若波罗蜜多”的衔接和差异,藉以提供一道枢纽来看待解脱道和...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151773.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从《复归佛陀的教导(一)》谈起

    思想归趣。  七.法住、涅槃二智和解脱阿罗汉  《复归(一)》花费大半篇幅,谈论《须深经》的法住、涅槃二智与解脱阿罗汉,并极力证明印顺在此一论点上站不住脚。但笔者读毕此段经文(尤其是汉译经文),认为文本自身就已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解进路。印顺法师晚期以“法住智”和“涅槃智”,分别作为解脱者和俱解脱者的证智,乃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理解;因为就印顺所引的北传阿含来看,这样解读(即以二智区别二类罗汉)的...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3452547.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

    其思想归趣。  七.法住、涅槃二智和解脱阿罗汉  《复归(一)》花费大半篇幅,谈论《须深经》的法住、涅槃二智与解脱阿罗汉,并极力证明印顺在此一论点上站不住脚。但笔者读毕此段经文(尤其是汉译经文),认为文本自身就已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解进路。印顺法师晚期以“法住智”和“涅槃智”,分别作为解脱者和俱解脱者的证智,乃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理解;因为就印顺所引的北传阿含来看,这样解读(即以二智区别二类罗汉)的...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
  • 沙门二十亿经

    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世尊。犹幼少童子。彼于尔时成就小根及小戒。彼于后时具足学根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   如是。世尊。若有比丘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解脱。于...

    佛说

    |沙门二十亿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1039132771.html
  • 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

    思想(想蕴)、意志(行蕴)、意识(识蕴),也一样解脱攀缘、完全觉悟。而诸阿罗汉也一样能于五取蕴获得解脱攀缘、解脱。这样如来与阿罗汉两者的差别在那里?”诸比丘请佛陀讲说。佛陀就说:“如来能无师自通解脱...阿罗汉解脱、阿罗汉解脱,这三种解脱有什么差别,那一种解脱优胜?”阿难回答:“如来解脱及阿罗汉解脱、阿罗汉解脱,这三种解脱没有什么差别,没有特别优胜的。”(另见《中部108经》...

    张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93453120.html
  •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上)

    道》(增注本)p.316:   1、声闻人,依定才能得现法乐住,得殊胜知见(天眼),得分别,得漏尽解脱。   2、大乘行人,依定才能引发身心轻安,引发神通等功德;能深入胜义,更能作饶益众生的种种...未到定的解脱阿罗汉便是。   (参见《杂阿含》卷14(347经)〈须深经〉,大正2,96b-98a)   (五)“解脱阿罗汉”(具未到定或四禅、四无色定)与“俱解脱阿罗汉”(具灭尽定)   《...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889889.html
  • 生活禅、动态内观与念佛

    、「获得心解脱解脱」等词句来描述,而内涵不外是苦的止息。在禅修的路途中,便要时时检查自己:是不是执着于戒?是否定多慧少?是否定少慧多?自己的苦是否减少了?烦恼是否减轻了?觉性是否增强了?  只要...灭除障碍的方式来看,可归为二大类,只要掌握这二大类的基本禅修原则,就容易看清修行的方向。这二大类便是「解脱」与「俱分解脱」。《瑜伽师地论》卷26说:  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慧解脱及俱分解脱...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347823.html
  • 试论“法住智”思想之开展

    “347经”有记载须深欲盗法的前后内容,一开始时他即非常的疑惑:为什么所问及佛弟子如何解脱时,全都不约而同的回答不是依四禅八定而获得解脱,且宣称其皆是“解脱(pabba-vimutta)”的圣者14...法眼净。  如实知道生命之流转与还灭现象的正见,佛法中称名为“法住智”,然而“知”与“断”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只是他已不再是迷路的羔羊。  这部经第一个引申的问题是:那群没有四禅八定的解脱比丘,到底是...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0.html
  • 禅支与意言

    并未要求一定要有禅定才能行菩萨道。纵使在解脱道来说,只有禅定,仍不能完全解脱,只能算是“定解脱 ”;重要的是要有智慧破除我执,才是究竟的解脱,也就是“解脱 ”。但是解脱仍需相当程度的定力,使智慧保持稳定。这种定力不一定要达到初禅以上,而是在还尚未达到初禅以前的定力,称为“未到定 ”。解脱仍需要未到定才能成办。  由于三昧的定义是使心平等的保持。大乘佛法就开展出种种三昧,念佛三昧即是其中的一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414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