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撰写“佛教伦理学”的“教证”与“理证”

    舍利弗等智者的劝阻。在舍利弗与他的对话[9]中,显示他确实已彻悟无常、无我了。于是摩诃拘絺罗印证他“无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灭。”[10]阐陀自杀后,舍利弗向佛陀请示,佛陀回答:“舍利弗,大过。若舍此身,余身相续者,大过。”[11]不但未诃责阐陀自杀,甚至还授予“第一记”。  还有一位跋迦梨[12],自杀前希望见佛陀一面,佛陀亲来开示,先问跋迦梨是否已了解五蕴无常、苦...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945409.html
  • 佛教临终关怀的当代难题

    自杀,因为自杀不但无法解决各种烦恼,还会增加问题。[11]  然而,也某些自杀情形,在佛教是作例外处置的。  如佛陀弟子阐陀、跋迦梨,都是因为身罹重病不堪其苦而自尽。佛陀对他们的评论是:“大过。若舍此身余身相续者,大过。”“若于身无可贪无可欲者,是则善终,后世亦善。”[12]  也就是说,已经达到相当的证悟程度,能起爱贪、嗔恶的,佛虽鼓励,至少是默许的。[13] ...

    林其贤、郭惠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2846340.html
  • 论佛教的自杀观

      解脱善男子,供养家亲厚家善言语家。舍利弗。 大过。若舍此身余身相续者,大过。” (18)   佛陀非但以阐陀自杀为过,而且还为他“第一记&...可见阐陀对根本佛教的诸法生灭无常无我的教义已经领会,不再执,所以摩诃拘絺罗接著:   “无所依者则动摇,动摇者得无趣向。无趣向者则止息,止息故则随趣往来,随趣往来,则无...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515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