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是什么?
李炳南答:
查《佛法导论》最后一页最后一行括弧内记载得最清楚,即‘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李炳南
念佛|净土
http://www.fjdh.cn/fjask/2009/03/20310018938.html
-
若人命终临危之际,不能念佛,怎么办?如何解决?
徐恒志答:在命终临危之际,种种善恶业力,自然现前。强者先牵,自力不能转化,又
没有善知识在旁指点、提醒,难免刹那之间随业流转,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平时“真
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是何等的重要啊!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30911362.html
-
问:有人说:带着财、色、名、食、睡的念头念佛,也可以往生。这样说对吗? 徐恒志答:带着“五欲”的念头念佛,念佛决定不恳切、不专一。信不真、愿不切,要想往生,哪有可能?只有“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才能伏断种种烦恼,往生净土。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545911411.html
-
的,智本身就是不生不灭啊,所以这个道理上是这样讲的。
平时我们大家很多不属于智上在念佛,不属于都摄六根在念佛 ,仅仅称为是叫持佛名号。但是有惭愧心,持佛名号也是会有功德的。要有惭愧心,切记...
传喜法师
传喜法师|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9/01/19252934405.html
-
2008年11月2日下午2时整,江西省九江市东林寺代主持大安法师对东林寺第一届净宗弘法人才培训班学员进行了第二次答疑。
大安法师最后开示说,修行和念佛千万不要有躁妄心,要领会善导法师“水火河白道”喻的深刻涵义,摒除贪欲心、瞋恨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把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好了,当我们念佛时,西方极乐世界便有我们的莲花在盛开,并随着精进程度在生长、在放光,所以我们的往生并...
佚名
|大安法师|答疑|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1/17090331473.html
-
如本法师答:摄心念佛的方法颇多,今略举八点供给诸大善信共参共修: 一、彻底净化感情,勿恋恋世法,生心留情,是念佛的大障碍。
二、发菩提心,真为生死而念佛,是摄心通途。
三、以深切信愿,专注一心(梵语eka-citta),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四、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净行归宿。
五、以大智慧折伏现行烦恼,为摄...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05612261.html
-
问:
如何学行?
印光法师答:
善导和尚云,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所谓契理契机之法,无过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 (增广文钞卷一复邓新安居士书)
更多印光法师佛教问答
--------------------------------------------------...
印光大师
净土|念佛|信愿
http://www.fjdh.cn/fjask/2007/09/21555018049.html
-
4月30日下午,东林祖庭五.一精进佛七举行净坛法会。本次佛七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700余位四众弟子参与,人数创下了历届佛七之最,这其中还不包括因实在无法安单而挂单到西林寺的100多位女居士。洒净后,大安法师向大家开示了东林佛号的特点、步伐和呼吸要点,勉励大家在这七天里一定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经行念佛,七天下来对许多人都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冀望...
佚名
|健康时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11394977079.html
-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愿汝勉之。(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三)...缘起)
所言临隐时赐一函,以为圭臬。然则一部文钞,皆系闲言语乎。程子云,遵所闻,行所知,何必及门求吾哉。今谓只此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八句...
印光法师
净土|印光大师|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9/21001217973.html
-
怎样才能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
印光法师答: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愿汝勉之。(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700511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