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四句教”析论刘桂标(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兼任讲师)电邮:kwaipiu@grad.com网页:http://www.arts.cuhk.edu.hk/~kwaipiu(发表于台湾华梵大学主办第六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上,台北,2002年5月4-6日)
王阳明晚年所讲的“四句教”,是其主要哲学主张的概括的表述,能对她有恰当的了解,也就能对其学说有大体的认识。因此,阳明自己固然...
刘桂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581604.html
-
由韩国天台宗总务院、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韩国圆觉佛教思想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以“和谐社会与佛教”为中心议题的佛教学术论坛,2008年12月18日在首尔观门寺举行。
...和谐社会与佛教的理论与实践”并彼此进行协作。这次佛教文化学术论坛的主要内容就是两国学者对这一课题研究所取得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
赠送礼品
在开幕式上,韩国天台宗总务院朱正山院长、...
佚名
|“和|和谐|谐社|社会|会与|与佛|佛教|教”|”学|学术|术论|论坛|坛在|在韩|韩国|国首|首尔|尔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2/12465533308.html
-
理论提供经典和历史的依据。判教思想发端于印度佛教,其理论和方法是在中国佛教中成熟起来。中国佛教的判教思潮源于南北朝,五台山隋唐时代建立的主要佛教宗派都有自己的判教说五台山。天台宗的判教是“五时八教”。 所谓“五时八教”是“五时”和“化仪四教”、“化法四教”的统称,它们分别是从佛说法的时间、形式和内容诸方面对佛教经典进行划分和归类。“五时”是从时间上划分五台山。第一、华严时,指佛刚成道后讲《华严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22355004.html
-
王阳明“四句教”析论(下)
刘桂标(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兼任讲师)
(发表于台湾华梵大学主办第六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上,台北,2002年5月4-6日)
2 ...上面所讲的不同,因为,如上所说,阳明以为“四句教”本身是“彻上彻下”的教法,已具备“四无”之义,不须龙溪说破。
另外,龙溪更说其师以佛教的“顿悟”与“渐修”的观念来诠释“四无”与“四有”之说,他所...
刘桂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481601.html
-
下世纪也许会出现“世界教” 我是研究宗教史、比较宗教学的。人类从部落社会发展到现在,始终离不开宗教;因为人性有脆弱的一面,它对宗教有基本的需求。从这个观点,我以平常心看待宗教在下个世纪的角色。 ...、演变,下世纪也许会出现一个“世界教”,统合目前世界上的大宗教派系。美国有个叫《三轮》(Tricycle)的杂志,就在鼓吹这个观念,他们主要以犹太教、基督教和佛教为主,但不排斥其他宗教。 我有一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147798.html
-
王阳明“四句教”析论 (上)
刘桂标(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兼任讲师)
(发表于台湾华梵大学主办第六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上,台北,2002年5月4-6日)
王阳明晚年所讲的“四句教”,是其主要哲学主张的概括的表述,能对她有恰当的了解,也就能对其学说有大体的认识。因此,阳明自己固然对此“四句教”十分重视,而其弟子及后学,亦将此说放在一极重要的位置。所以,对此说详加分析和...
刘桂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381600.html
-
“不定教”是南北朝佛教判教中創立的概念,當時稱為“偏方不定教”。智顗是在對“偏方不定教”徹底否定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新創的“不定教”說。智顗的“不定教”概念,是貫通天台宗判教結構的一個核心概念。其重要意義在於,由於通過判教建立了中國佛教的一種完整的思想結構,並以此作為天台宗教理體系基礎。隋唐時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出現,都與此有關。
一、南北朝的“偏方不定教”及智顗的否定
一般以為,中國佛教...
王仲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4143475.html
-
张文江老师讲《天台宗与“五时判教”》 【2002年3月27日上午的“中国文化要籍选读”的课上,张文江老师为我们讲了一次《天台宗与“五时判教”》。作为读《坛经》前的一个背景知识的交代,这是第一次课,之后还讲了一次《佛说大安般守意经》的康僧会序和一次《悟真篇》导读。依张老师的说法,天台宗的“五时判教”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创造性开端,《坛经》则由《安般守意》之印度禅转入中国禅,是大成果,至《悟真篇...
张文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4966230.html
-
佛“教”真“谛”:真“我”教“育” 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陶棣华 作者简介:陶棣华哲学博士陶棣华教授。1949年8月5日诞生于中国文化名城:苏州。198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科技进修学院古籍整理...乐我净真我唯一绝待最大圆满无住涅槃自由”自“在”,兼“破”兼“超度”广义狭义“一切”俗“谛”戏“论”俗“身”自“神”伪“我”个“人”崇“拜”邪“教”,兼“论”—— 法身“佛”:广“意生身”衡“”自“度...
陶棣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660094.html
-
对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同教”部分之概念“乘”的解析 李 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西安710065) 摘 要:“乘”这一词,本义是运输工具,指车乘,在佛教经典中,用它来比喻能够运送众生到解脱果地的佛陀教法。以“乘”判教的源头在印度,佛典传译到中国之后,这个词又衍化出更为复杂的涵义。《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是法藏的判教论著,也是法藏的佛学概论,其在讲说“同教”时,把佛陀...
李 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566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