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与学 张慈田:今天我提下个问题,让大家就学理与经验来谈,观察吃饭是否能断烦恼、体证无我,现在请仁封开始。 黄仁封:在理解上,我是认为可以,我自己没有体会,但还是肯定它的价值。在我做观察的时候,...曾海洋:不是。 赵淑颖:觉得压力好大(众笑)。 曾海洋:中午吃饭与同事一起吃,聊一些事情,没办法专心,晚上回去时候已晚,看电视、小说配饭吃,那时候想专心就变成功课。所以懒散,不想去想。 张慈田:...
张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4849143.html
-
一乘顿教与和谐社会 摘要:一乘佛学是在实证法界性基础上产生,最为广博精深。一乘顿教之宗旨为:制止妄念,断绝私利,清净居心,慈悲救世。本文论述了一乘顿佛的实质,既非世间宗教,又非人类哲学;一乘顿教的境界及修学历程;一乘顿教既深入世法,又超出世法;一乘顿教与传统文化、社会和谐的关系。阐明了一乘顿教对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一乘顿教 净化人心 因果报应 令净赖耶识 新世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1147912.html
-
佛教在线1月23日消息 据佛学研究网报道:近日,陕西师大佛研所发布了“宗教与文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内容如下:
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类别: 博士研究生
专 业: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 宗教与文学
授予学位: 文学博士
导 师: 吴言生
考试科目:
①201英语...
佛教在线
|陕西|西师|师大|大佛|佛研|研所|所“|“宗|宗教|教与|与文|文学|学”|”博|博士|士研|研究|究生|生招|招生|生简|简章|章|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1/0832412707.html
-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
惟贤法师
——1992年5月8日写于重庆慈云寺——
一、净土教与净土宗
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据大乘...时代慧远大师(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当时文人学士刘遗民、周续之等一百二十三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慧远大师提倡修持念佛三昧,曾于定中三次见佛,临终于七日前即...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3568760.html
-
简论道教与佛教生死观的差异 王永会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人都在追问,生的眷恋,死的恐惧,时刻萦绕心间。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死亡的最终解决的承诺。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义、教理之不同,对生与死的看法各异,也就...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40955710.html
-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苏州大学哲学系 韩焕忠
引 言
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序,组织成...佛学体系与修行方式,促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由儒、道二家的对立互补转变为儒、道、佛三教的并立共存。佛教在这次转变中居于主动地位,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为当时的佛教界所广泛运用的判教既是佛教自身形态中国化...
韩焕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4662975.html
-
圆融无碍的华严“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读后 陈长文 华严经号称经王,其旨趣幽深二目诠无尽,不但可以涵盖 一切经典的意趣,一切经典的意趣,而且更具有丰富而高深的哲学义理作基础 更能令人激赏不已。...说华严一乘别教圆融的法界缘起,这与菩萨所要圆修的一切法门,都是“一心”的展现。而海印三味又是应用譬喻来展现一心。因此只要我们透过“中道一心”,熔融相即,便能得到我们当即的一心,促成事事无碍,圆融法界的...
陈长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5766997.html
-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 刘朝霞 内容提要:南北朝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的思想属于广义的唯识学,影响了天台智者判教思想的形成,尤其真谛翻译的《大乘唯识论》的“别教”观念,对智者...动词用,比如: 称机别教,令其欢喜,故名为喜。[10] 从词源上来说,名词的“别教”应是从动词的“别教”演化来的。慧观所用“别教”义为此语的主要源头之一,这一用法被同时代与稍后的判教系统所采用。...
刘朝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273558.html
-
文殊智慧的现代判教与元学重构
肖黎民
文殊智慧的现代判教
“文殊”的梵语意译即为“妙”,以彰其智慧“妙不可言”和“不可思议”。文殊智慧不仅是指“文殊的智慧”,作为佛家智慧的代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大乘佛教的内在精神和中国佛教的根本特色出发,根据“菩萨四德”和“二圣圆融”的义理结构,对文殊智慧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现代“判教”与重新定位,以此彰显文殊智慧的佛学特色及其在...
肖黎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579280.html
-
。为了改变佛教徒不劳而获的印象,禅宗还不惜一改印度旧规,坚持农禅并作,自食其力。 为了减少与儒家治世之道的矛盾,中国佛教逐步淡化了自己出世之教的色彩。禅宗强调在世而离世,主张世间即涅槃,涅槃即世间,...儒、释、道三家并称三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虽然佛教是外来的,两汉之际始传中土,但经过长期的融合与消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三教并立不仅是汉魏以来的历代国策,也是一种实在的文化...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434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