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顿教相的发展 第一节 顿教概念的发展 1.1 道生顿悟成佛说 竺道生,(372-434)曾受教于竺法汰、庐山慧远与鸠摩罗什等名师。一般认为,道生为开展中国佛学(或说佛学中国化)的先驱,道生... 明代智旭大师的“教观纲宗”论天台化仪四教中的顿教有两种义: “一顿教部,谓初成道为大根之人所顿说,唯局华严。二顿教相,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乃性修不二生佛体同等义,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2767384.html
-
圆、顿教相的发展
第一节 顿教概念的发展 1.1 道生顿悟成佛说 竺道生,(372-434)曾受教于竺法汰、庐山慧远与鸠摩罗什等名师。一般认为,道生为开展中国佛学(或说佛学中国化)的先驱,...说 明代智旭大师的“教观纲宗”论天台化仪四教中的顿教有两种义: “一顿教部,谓初成道为大根之人所顿说,唯局华严。二顿教相,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乃性修不二生佛体同等义,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75670102.html
-
----------- 【作者简介】张风雷,196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内容提要】现今的许多佛学教科书和佛学论文在述及天台智者大师的教相判释科学说时,未能充分顾及智者大师教相判科说的完整含义。从而影响到学人对天台思想的全面理解。本文以智者大师的相关著述为依据,较全面地阐述了教相判释说的内容。指出它的理论创新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关 键 词】天台/智者/...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4942382.html
-
安徽省甘露寺九华山佛学院2006年度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宗教系佛教文化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
湖北武昌佛学院2006年(男、尼众)招生简章
陕西省佛学书画艺术院佛教文...
佛教在线
|各地|地佛|佛学|学院|院及|及佛|佛教|教相|相关|关机|机构|构2|20|00|06|6年|年度|度招|招生|生信|信息|息总|总汇|汇|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2/0924423137.html
-
教相与事相 从内容上,唐密可分为两门:“教相”与“事相”。 何谓教相?《大日经疏》第七云:“阿字门等者,乃真言之教相也”。 何谓事相?《大日经疏》第八云:“秘密宗中,托事相之因缘,...。违逆事相之教相,则为邪义,不符教相之事相则为妄传。此教相原理,事相实践者,乃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有密接不离之关系。善于运用此二相,乃唐密最深理趣之开演,万不能偏于一方。大凡教相家,多怠于事相之实践...
熙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4657628.html
-
来善无畏三藏,才於长安福光寺译出此经。当时有沙门宝月度语,一行阿阇黎笔受,译成共有七卷。 前六卷 经文 第七卷 供养法 前六卷的经文共有三十一品,《住心品第一》,说的是真言修行的教相...发马九 问,毗卢遮那如来以偈答之。复说“八心”、“六 十心”、“百六十心”、“三劫”、“十地”、“六无 畏”、“十缘生句”等,总明真言之教相,所谓众生 自《心品》,即是一切智智也。 《入...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65686952.html
-
。彻宏法师谈了自己关于密教文化中事相与教相的相互关系的看法,对李利安教授的佛教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给予热情的鼓励。
据悉,这次彻宏法师一行来西安巡礼了青龙寺、罔极寺等佛教寺院,并主持了相关法事活动,...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09485682215.html
-
菩提。可是,各家各派对修“观”的选择和运用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主要是根据教理、教义而决定的。今所言“观”者,是观察义、明达义、观照义、即观察邪正,明达教相,观照真理,以光明的智慧明达真理,观察世界千变万化。明达诸佛所说的教相,将其真理真实的显现出来。这是一种澄心静虑的观想,而不是一般所说的观赏义。这种观法与知识上的理解不大相同,一般知识上所理解的“观”是在时空的形式条件下进行的,有着范畴的条件限制。...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046635.html
-
发展,使印度的三论宗增添前所未有的精华。吉藏即嘉祥大师,是日本慧灌僧正受法之师。吉藏最早以“二藏”和"三轮"解释教相,以“八不中道”确定教旨。“二藏”是说在佛教中有声闻藏和菩萨藏二部;“三轮”是说“二藏”之中心无非是显彰一理。就是说,以华严的一乘教为“第一根本 轮”,以其他的三乘教统称为“第二枝末轮”,而以法华的一乘教称为“第三摄末归本轮”。虽说教相前后不同,但教旨彼此相通,不外乎显彰一理,只是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5854701.html
-
统一的理体,而学者爬罗剔抉,又可把这些纷歧的教义加以整理,分别归纳作几个范畴,更把它有秩序地配列,统一在体系的组织之下,于是形成一个佛教大一统的构图。这是教相判释发生原因的一面。 其二,由于这时教典...浅深加以组织,来剖判解释,以阐明各家在整个佛教当中所占的地位和价值。这是教相判释发生原因的又一面。 给予教相判释以重大启发的,乃是中天竺昙无谶三藏在北凉译出“大般涅槃经”。“涅槃经”卷五以梵语“悉昙章...
黄忏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505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