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篇,用时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初探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因缘

    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这段经文是佛陀告诉当机这样一个道理,欲降伏其种种妄想之心,则须离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之执;又欲离此四相,则须发“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一众生”之广大...觉现前,众生界尽”的奥理。若识此理,则更有何生之,何心之不降伏哉! 佛陀为荡空二乘声闻小果的厌离生死,执着涅槃,只求自利,不肯利人的狭小心胸、消极思想,为荡空权乘菩萨的过分着相度生而不得解脱...

    曲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5349862.html
  • 九说《金刚经》

     二 何谓没说一法  佛说我没说一法,谁要说如来有所说法,是谓谤佛。因为佛说的法,是众生自性本来具足的,没有超出自性所含概的范围。要是说,如来有所说,那如来所说必得超出众生自性之外。要是如此,那就有分别了。那就等于说,佛的知见,众生自性之内不具备。佛说的法,是众生自性本来具足的,故说没说一法。佛之知见,就是众生自性具足的知见,无法说,无一众生,同出一理。  三 为何而说 持无相法 其功德...

    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0657592.html
  • 无住生心的菩提行

    」的妙用。以「无所住」故,能做到「无一众生」;以「生其心」故,能「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反之,有所住则着有实在的我,实在的众生,实在度生之事。如此一来,稍做点好事,为众生施微薄之恩,则斤斤计较,...?念念不忘救度众生,时时为众生的离苦得乐着想,处处观照缘起无我。众生置于何处?「入无余涅盘」,究竟安乐的境地。所的范围,不限一人、一家、一村、一国、一族,而是普及于一切众生之类:胎生、卵生、湿生、...

    超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5654182.html
  • 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四)

    化,皆入无余涅槃,而无一众生;从利济众生中,发挥生命的价值,才是最大的修行!   总之,信仰宗教不是靠迷信的膜拜、装饰的念珠或盲目的奉献来建立,而是由深入义理经藏,从中觉悟出生命的真理,进而由理论...,天天跟爸爸、妈妈要巧克力,要冰棒;真正的宗教信仰,是牺牲奉献,是为众生服务,所以我觉得“行”佛之慈悲,“行”佛之智慧,“行”佛之普度众生,这才是信仰的真义。   至于“祈祷”是不是就是宗教生活?祈祷...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4864447.html
  • 三自性与唯识中道义

    好,第一义谛上的“无”则是“妙有而真空”,故世尊在《金刚经》中有“广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之文。  由于这客观的有即是主观的空,道出了三自性与三无性是对于中道实相的一个说明。今将三自性与三无性...了言说的关系,众生便随着这假籍的言说,生起了种种妄情的执著。其能周遍计而颠倒执著者,是我们与烦恼相应的心法。将一切缘生之法分别计著,或增益、或损减,不能如量考证而横加妄执为实。譬如翳眼见空花,概唯...

    妙相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273539.html
  • 静波法师:维摩诘经讲义六-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菩萨虽行于无相境界,却又能大悲心切,以不著相而众生,即无量众生无一众生,此时一切色相不再是障碍相,这就是菩萨行;又菩萨虽行无作之中,却又能作一切法,只是心无作意,即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所以...同居三土,如是行者,是菩萨行;进一步说,菩萨虽得证佛果(空性),转大法轮(说法度生),也即是涅槃时(无法说),却又能不舍菩萨道,破除我法二执之际,即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如是行者,是菩萨行。...

    静波法师

    维摩诘经|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9012019601.html
  •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

    属于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此即诸法实相;世间一切现象,千差万别,属于有生有灭之有为法,此为虚幻假有。此二非一非异,不是绝对性的两截,因此终日度生,而实无一众生。终日说法,而无一说。因事由理显,离理...。”   或劝请诸佛,初转法轮,不般涅槃,悲济含识。《智论》“问云:菩萨法尔六时劝请十方佛者,若于目前面请诸佛则,今十方无量佛亦不目见,云何请?答:如慈心念众生令得快乐,众生虽无所得,念者大得其福...

    林克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741477.html
  • 试论智顗「观心释」的诠释学意涵

    三无差别,无一众生,故佛不众生,是为平等法界﹔3.问︰何以知此心法界等如虚空,答︰由心念本空,毕竟无念,故知心如虚空能具一切诸法﹔4.问︰何以心无文字,答︰心无自性,不自生不他不共不无因,故由心...顗三十六问,最后说︰  问观自生心 云何知此心 具一切佛法 无一法出心  问观自生心 云何知此心 即平等法界 佛不众生  问观自生心 ...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3560677.html
  • 试论智顗“观心释”的诠释学意涵

    三无差别,无一众生,故佛不众生,是为平等法界;3.问︰何以知此心法界等如虚空,答︰由心念本空,毕竟无念,故知心如虚空能具一切诸法;4.问︰何以心无文字,答︰心无自性,不自生不他不共不无因,故由心...顗三十六问,最后说︰  问观自生心 云何知此心 具一切佛法 无一法出心  问观自生心 云何知此心 即平等法界 佛不众生  问观自生心 ...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5261876.html
  • 金刚经札记(2)

    、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这段经文是佛陀告诉当机这样一个道理,欲降伏其种种妄想之心,则须离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之执;又欲离此四相,则须发“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一众生”之广大誓愿。离此...应离一切相而降伏种种妄想;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至六万行亦复如是,真可谓是“百叶从里过,一花不沾身”。以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之见解,修集一切善法,“应无所住生其心”。虽终日说法而无一说,...

    曲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2265508.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