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差别相 (一)公案本文 一日有屠者礼谒润州鹤林玄素禅师,愿就所居办供。玄素禅师欣然而往。 (缘起於现象界,屠户造杀业重,欲度之,需有相当能力始得。玄素禅师慈悲,故谓能度者即愿度之,大悲愿...平等无差别,众生本体亦是无差别,仅是各自造业重轻受报而已。我们修行人对於众生的看法要有怨亲平等,然後亲疏平等。亲疏平等或许你可以接受,譬如说是家人、亲戚、朋友,或是疏远的朋友、亲戚的朋友,或者不是直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1253538.html
-
http://www.fjdh.cn/Item/32291.aspx
-
佛家言:“富贵由布施而来, 贫穷由悭贪而来, 布施不但是一种慈悲的表现, 也是解除苦恼, 戒除贪念的法门, 因为布施是容易行持的一件事。” 行菩萨道有六种渡化众生苦恼的方法,叫做“六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94554232.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性与凡夫性并无差别,只是迷悟染净有别。性在迷染时,说是凡夫性;性在觉悟时,说是佛性。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增不减是佛性(梵语buddha-dhatu)。佛性轮回六道,迷失穷劫,未曾有减,佛性觉悟彰显,未曾有增。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404612442.html
-
佛性与凡夫性并无差别,只是迷悟染净有别。性在迷染时,说是凡夫性;性在觉悟时,说是佛性。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增不减是佛性(梵语buddha-dhatu)。佛性轮回六道,迷失穷劫,未曾有减,佛性觉悟彰显,未曾有增。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如本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07034578245.html
-
问:禅、净、密三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徐恒志答:学禅从不思议处下手,直指当人本性,全仗自力。净土以执持名号为重点,自力、他力兼顾。密法着重身、口、意三密齐修,仗自力外,也仗他力。故三宗下手方法不同,但归趣清净自心,彻证寂照本体,并无差别。禅之灵光独耀,净之一心不乱,密之当相即道,毕竟又有何别?这就是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123311326.html
-
学禅从不思议处下手,直指当下本性,全仗自力。净土以执持名号为重点,自力、他力兼顾。密法着重身、口、意三密齐修,仗自力外,也仗他力。故三宗下手方法不同,但归趣清净自心,彻证寂照本体,并无差别。禅之灵光独耀,净之一心不乱,密之当相即道,毕竟又有何别?这就是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17041382560.html
-
性”,请问禅师,心与性之差别如何?”
慧忠毫不隐藏的回答道:“迷时则有差别,悟时则无差别。”
学僧又再进一步的问道:“经上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为什么你会说无差别呢?”
慧忠国师耐烦的举喻说明道:“你只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时结水成冰,暖时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别。”
学僧终于契会于心。
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
星云大师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005152380.html
-
但有名,一如但有名,禅定但有名,诸有名相,造作诸法,皆不可得。
华严经云:“有相无相无差别,至于究竟终无相。”
华严经云:“法身(梵语dharma-...宣,禅定若如是正观,必与佛之大定正等无异。
大般若经云:“无尽无数无量无边,若义若文,俱无差别,皆共显了诸法空故。”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74112270.html
-
同一意,相见欢欣,善言相向;言辞一类,而无差别。从这段话里面,看出一种类似我国古人大同的理想。为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各种努力,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方面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特别...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144141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