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清高,就不要怕穷,怕穷,格老子就不清高,既要清高又怕穷,有什么用,这个道理。怎么叫分位建立呢?有心地、无心地很重要,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心地。非常重要,诸位,记住啊。他说除了六种,除了六种以外...六个都是无心位,如是六位,名无心地。你看看,真达到无心谈何容易,所以说,禅宗一位祖师,苍雪大师有一首诗很好,南台静坐一炉香,不是南台湾,这个南台是南岳衡山在湖南那个地方,他住在那里,庙子。南台静坐一...
南怀瑾
有心地|无心地|三摩地|南怀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0936166041.html
-
嗢拖南曰: 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 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戊三、征问 释曰:何缘更问“何等十七”?虽闻总数,未了别名,故复为问。 戊四、以...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丁二、广解 释曰:次广...
王孺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5073719.html
-
:"珠光!""是!"珠光答应后转过身来。"刚才我问你吃茶的规矩,但如果抛开规矩无心地吃时将如何?"
珠光静静地回答:"柳绿花红。"
对村田珠光坚韧不拔的茶境,一休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作为...
谢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1345763.html
-
意地,(3)有寻有伺地,(4)无寻唯伺地,(5)无寻无伺地,(6)三摩呬多地,(7)非三摩呬多地,(8) 有心地,(9)无心地,(10)闻所成地,(11)思所成地,(12)修所成地,(13)声闻地,(...地论,亦称“瑜伽论”。 成立 AD 300-350顷。汉译系统谓弥勒作,藏传谓无著作。 内容 一百卷。系瑜伽行派根本论书之一。收集三至四世纪的印度小乘、大乘佛教研究,亦谈论吠陀、五明等,可...
橘川智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847359.html
-
经》云:即使是梦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听到佛塔上的铃声,甚至鸟儿、苍蝇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恶业、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五无间罪等都得以净除。
绕塔
佛塔是威力强大的圣境,甚至连无心地绕塔一周,都足以让我们净罪集资。因为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能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绕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无差别。
而就如...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1678134.html
-
心地,(9)无心地,都用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五门建立。其中五识身相应、意、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其余是有心地。但依第一义建立,只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是无心地。(10)闻所成地,是于五明处听闻解了,包括其中内明处有事施设建立相、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摄圣教义相、佛教所应知处相四种相;医方明处有于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247169.html
-
叫做无心地,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这个里头,你说有些人,你们也学佛,或者也出家,或者不出家,一讲起来,不晓得多清高啊,我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一切都没有留恋,我都看得空空的,那你到我们,我请你到这个……,...有心地、无心地很重要,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心地。非常重要,诸位,记住啊。他说除了六种,除了六种以外,你应该要了解其它的都叫做有心地, 有六种现象叫做无心。何等为六呢,就提出问了,哪六种啊?什么...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756524.html
-
的死像一定很难看,几乎没有办法测验,也没有机会给你摸了,尤其现代人,哪有机会!上三道规规矩矩,还好测验。
第二讲 (七) 五种无心地
这个人死过去以后呢,完全进入昏迷状态,不知道了。《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特别提出来五种无心地,叫“五位无心”,就是极睡眠无心、极闷绝无心、无想定无心、无想天无心、灭尽定无心。你们还记得吧?这个心是指第六意识,不是指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哦!所谓见闻觉知,...
南怀瑾
|南怀瑾|临终|生死|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3275984164.html
-
”
对此,信玄回答“红炉一点雪”。烧得通红的炭火上不知自何处飘落了一片雪花,雪花在瞬间即消失得无影无迹。
在迎面砍来的刀锋之下无生亦无死。即丝毫没有对生的执念,也没有丝毫对死的恐惧。生也好,死也罢,只是无心地举起铁扇招架而已。
山本女儿和森山丈夫接受死的形式虽有不同,但与信玄“红炉一点雪”的接受方式难道不是相通与共吗?不论生死都应爽快赴之。
...
细川景一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31486206.html
-
,是
辨别和修学禅定的差别,怎么能说是境呢?因此,我觉得摄在行中较妥。
境摄七地: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有心地、无心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各从自性(各自体性)...心地和无心地:从五个方面辨别有心与无心的不同。
从三摩四多地到菩萨地,这八地的内容是说明行法。
三摩四多地:三摩四多,汉译等引。是指行者静坐时远离昏沈和掉举所引发
的胜定,并说明...
济群法师
|瑜伽师地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02533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