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依处。为使读者更易了解起见,抄录一段印顺法师对此的解释如下,以供参考:
「论究到真实的皈依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这在古来,又有好多分别,现在略说二类。一、佛的无漏功德是佛宝:依声闻来说,是五分法身(圣严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佛的五分法身);依大乘说,是无上(四智)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正法或涅盘,是法宝。有学无学的无漏功德是僧宝:依声闻说,如是四双八辈(圣严案:小乘的四向四果,合称...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4576282.html
-
利益亡人,唯仗佛力、法力、供养僧力,方能存亡两利;令无数鬼神,闻之惭愧,皆发菩提之心,而求三宝无漏功德。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此乃知识能救之文。
地藏菩萨说阎浮众生作恶,渐困渐重,不能自拔,唯知识能救。“知识”者,三宝无漏功德啊!“若&rdquo...
圣一老法师
地藏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0804325770.html
-
次当思惟:如何蠲恶续善。虽然我现在已知当离诸过患,建立诸无漏功德事业,而自身根力浅薄。或为能知而不能力忏;或虽能修诸忏悔法,而终究忏非所罪;或为业重心粗,不能观照;或因自相续不力,忏而复始,不能...西方极乐世界。为究竟终结累劫黑相续事业,早日圆满建立无漏功德事业,亲近阿弥陀佛!
进而思惟:勿以乐意身心为借口,令自懈怠,毁自大悲宏愿,断自法身慧命。故当精勤修诸善业,深念阿弥陀佛。为早日圆满菩萨事业...
西莲
|菩萨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220051684.html
-
真实德”这一段,是论“真实归依”。分成两类,一从“事相”方面来谈,一从“理性”方面来谈。 (一)事相方面:依无漏功德而言 1.佛宝 “事相”方面,主要是论佛无漏有为的功德。(28/5)“依声闻来说,是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依大乘说,是无上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后者是指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之法等类无漏有为的功德。 细分无漏,还有两种:一种是无漏有为法,...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268480.html
-
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即导源于此。
善法功德力不可思议:诸佛、菩萨、一切三乘圣者所成的无漏功德法、经典,或佛遗留的威仪、戒律、袈裟、舍利等,这些都名善法。所以乃至披一缕的袈裟,就可消灾增福;...
供袈裟的殊胜功德
---海涛法师---
各位大德:阿弥陀佛!
这期的会讯,让我们来谈一谈关于袈裟和佛塔的功德。这两类东西看起来关联性似乎不大,但若是深入了解其个中意涵...
海涛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32094518.html
-
能生万法,如水起波,湿性不坏。又或谓无漏功德,名为真如,能熏无明等。夫真如能生,应非无为,一法生多,因不平等。无漏功德,为真如故。正智应非有为,正智能熏无明故。应不能起对治,法性既乖,缘生亦坏,对治不...事实昭然。汝若不许,则有违现量过。若曰平等,不但一多不平,一言因果,已不平矣。若真到平等之地,即亡能所,绝对待。若在生灭法上求平等,无有是处。凡心于假相上立功德者,名有漏功德,心于实性上立功德者,名无漏...
守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5440545.html
-
二义:
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大乘起信论》,《大正藏》卷三二,576a。】。
《起信论》将...无漏功德的清净法。
《起信论》是彻底的唯心论,依众生心建立生死流转与解脱还灭,一切以心为本。在心真如门中,举真心为根本;心生灭门中,举生灭心--阿梨耶识为根本,展开现实人生万象。所以说:“心生灭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44853429.html
-
因缺乏定力,就不能深入、细致观察,当然也不会悟入空性而证无漏。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最初无漏法的证得(即见道)必须依据能产生无漏功德的九种定之一方可,最低也需要初禅的近分定――未到地定。因为欲界散心不足以引发无漏功德。这对于那些从未尝过禅定妙味却自称见道、见性之人来说,是一记有力的耳光!
比如在黑夜中,我们点燃一支蜡烛来观看墙壁上的画,只有在烛光不受风的干扰时,才能看清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648206.html
-
单纯修习空观,因缺乏定力,就不能深入、细致观察,当然也不会悟入空性而证无漏。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最初无漏法的证得(即见道)必须依据能产生无漏功德的九种定之一方可,最低也需要初禅的近分定――未到地定。因为欲界散心不足以引发无漏功德。这对于那些从未尝过止妙味却自称见道、见性之人来说,是一记有力的耳光! 比如在黑夜中,我们点燃一支蜡烛来观看墙壁上的画,只有在烛光不受风的干扰时,才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5352453.html
-
,断烦恼种。”若要断除生死根本,必须融汇修习止观,单独修习其一是不够的。如果单纯修习观,因缺乏定力,就不能深入、细致观察,当然也不会悟入空性而证无漏。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最初无漏法的证得(即见道)必须依据能产生无漏功德的九种定之一方可,最低也需要初禅的近分定——未到地定。因为欲界散心不足以引发无漏功德。这对于那些从未尝过止妙味却自称见道、见性之人来说,是一记有力的耳光! 比如...
喜饶嘉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415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