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了汉传佛教现代化的脚步。
两天的研讨会一共举行五场论坛,分别研讨“圣严法师的明末佛教研究”、“人间净土思想的实践与弘扬”、“圣严法师禅学思想于佛法治疗之应用初探”及“圣严法师对《法华经》的... 圣严法师致词
研讨会现场
合影留念
2008年5月24日至25日,“第二届圣严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大学集思国际会议厅举行。
会中讨论的主题为“圣严思想与汉传佛教”,并...
佚名
|献爱心|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15032624859.html
-
应该承认,紫柏对文字禅思想和佛语经教圣言量功能的推崇,同样针对明末禅流把经教拒之门外的陋习时弊,出于维护佛教完整性的现实考虑。明末禅流之拒斥经教,以至于“饱食终日,游谈无根”,...思想。这同时还扩展了禅修范围,进一步发挥了中峰明本“禅即离文字之教,教即有文字之禅”思想,深化了对“禅教一致”的认识。
随着明末佛教世俗化的进一步...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01755585.html
-
第一节 佛陀制戒之本怀与中国戒律的弘传 13-21 一、佛陀制戒之本怀 13-15 二、中国戒律的弘传 15-21 第二节 明末佛教环境与戒律的弘传 21-39 一、明末佛教环境 21-29 二、明末戒律的弘传概况 29-39 第三章 见月律师的生平事迹及其著作 39-52 第一节 生平事迹 39-45 ...
杨昌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651739.html
-
,加以组合,以抗拒西来的势力,其中甚至有人把西方的思想配置进去,形成更大的组合力。在这情境下,明末以来日益衰颓的佛教思想也被动员,而形成佛教复兴之局。灿腾以杨仁山、章太炎等人为线索,详加叙述,作为太...更圆满。太虚的人间净土说主要展现在一九二七年以後,灿腾在往後论述太虚思想时想必会追溯到太虚前期的思想。 在硕士论文《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教诤辩之研究》中,灿腾追踪的是明末佛教的改革,当时的改革显然...
李永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874080.html
-
神秘性,不仅否定了任何修证工夫有效性,而且同时还将最终取消任何工夫的可行性。如果说,即心即佛具有佛教修行的理想性内容,那么,非心非佛则使佛教修证只留下神秘内容。相较二者,明末佛教宗门更倾向于即心即佛说而又有所变通。这表现在明末佛教界对心佛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上。而这一看法又表明明末佛教试图贯通佛教修行工夫与境界论,此为即工夫即境界的一贯思想。
明末丛林趋归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合流,还存在着重要的...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0962416.html
-
----- 【中文关键词】觉浪道盛 | 明末佛教 | 禅学 | 五家会通 | 三教会通 【中文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觉浪道盛禅师 (1592-1659,本文一律称“道盛”) 之禅学思想。首先从相关史料与传记中整理出道盛所处的时代背景(明太祖的佛教政策、明末佛教风气)、佛教思想背景(禅教一致、禅净双修、三教融合、居士佛教盛行、遗民逃禅之风)、道盛的生平、师承、僧友、著作等。深入探析道盛的禅学思想...
李仁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159490.html
-
教授的劝告,我改治明代佛教思想史。而巾于有圣严博士的论文《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在无,为了另辟蹊径,我除了加入“东方宗教讨论会”向同道或前辈请教之外,我全力强化关于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知识。恰巧徐泓所长和刘翠容教授是这一领域的权威,使我获益无穷,能够靠此利器,在研究明末佛教史时,有较坚实的背景基础。因此,学位论文《晚明佛教丛改革与佛学诤辩之研究》甫提出通过,即由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并获国内外不少佛学界...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5063799.html
-
如憨山〈德清〉、紫柏〈真可〉、莲池〈株宏〉、蕅益〈智旭〉,佛教界称之谓“明末四大师”。他们都是深习儒家学说,后来宣扬佛教的思想,也都是儒佛同参,互为依傍。 憨山大师因名位过高,牵涉宫廷争立太子的案中...的《论语点晴》和《周易禅解》等书。紫柏因争立太子案牵连,在狱中坐化。明末佛教的命运,也随帝室的兴衰而日趋没落。在明清交接之间,还有一位有名的诗僧苍雪大师,为明末志士遗老们的方外密友,以帮助他们匡复明室...
范观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2269388.html
-
历代祖师的行履。见月于弘光元年(1645)所创立之〈十约〉即类似“僧制”或“清规”。 p. 271 以此而言,明末佛教律师如见月者,由于汉地社会文化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为弥补印度戒律之不足,原则...圣严长老也说: p. 275 因为这一系统初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密教色彩,也极重视梵呗的唱诵和显密合掺的仪规。例如《瑜伽焰口施食》及《蒙山施食》,也都是出于这一系统。也可以说,佛教到了明末清初,虽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042613.html
-
1949年)。 (注 8) 王煜,《明清思想家论集》,页一~六○。 (注 9) 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台北:东方出版社,民国七十六年),页二四一、二五四、二六一、二六二。 (注 10) ...,生动、活泼,充满了真实感的撼人力量”。参考释圣严著,《明末佛教研究》,页六六,六七。 (注 57) 王龙溪,《王龙溪集》卷一“三山丽泽录”。转引荒木见悟,《明代思想研究》(东京:创文社,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