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0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出家与在家的伦理关系

    出家与在家的伦理关系   /明法比丘   佛陀的出家与在家男女弟子都是为解决自他一切苦厄而行道,每人所具备的智慧福德因缘都不同,但应互相扶持、帮助,以兴旺佛教。     一般说来,出家众较具有法财,能布施种种佛法珍宝,使众生能获清凉解脱,而在家众较具有世财,能布施寺院、僧伽所需种种物资,令僧众安于修道、弘法。出家众要精进修道,并尽所能教导认识现前身心种种苦及苦因,并教令出离苦及出离苦的方法...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947410.html
  • 忆念达磨

    忆念达磨   作者:明法比丘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ti. ( 法是世尊善说、自见、无时、来见、引导、智者各自证知的。) 由忆念达磨(法),而尊敬、顺从引导入正道的师长,尊重恭敬无比尊贵的法,思念...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3849254.html
  • 無生

    無生   /明法比丘   有生就有老病死,生老病死都是苦;無生就無老病死,也就是無生苦,就無老病死苦。無生並不需要等死了而不再生(無你何剩餘的涅槃),無生可以現前、當生獲得,阿羅漢也稱作「無生」,斷盡煩惱,於世間無所生起。在修因就需斷絕與「欲」結合的「生」法,才能達到果上的「無生」。     生法,生生不息是世間人所喜好,滋養、依賴、追求的,但它是苦的聚集。佛陀說:「諸比丘!如何為生法?曰...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847408.html
  • 净化人心

      净化人心   /明法比丘   暴戾、凶杀是最近台湾人民都能感受到的气氛与恐惧。治安的恶化,是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结果,部份的人民不循正常的工作、职业来谋生活,想快速、钻法律漏洞或犯罪手法谋取暴利,打乱了正常的、安份的社会秩序。   人民不守法的情况,在十字路头就可以看到,经常可看到惊心动魄的闯红灯、不守交通规则,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更有家庭暴力、街头抢劫、偷窃、绑票、贩毒吸毒、黑道横行、...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248834.html
  • 忆念僧伽

    忆念僧伽  作者:明法比丘   Su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uju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naya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samici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vgho, yadidam cattari purisayugani ...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3849255.html
  • 智信合一

    智信合一  /明法比丘  佛法说“信”(Saddha),是净信(清净的信心),是以智慧为主导的信。《杂阿含经》第 656经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若圣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慧根为其首,以摄持故。”信根排在第一位,是有净信之后,其他的四根也得到成长。若知见有纯净与不纯净,夹杂迷信...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950311.html
  • 惭 愧

    惭 愧  /明法比丘  惭(hiri)、愧(ottappa)为自己的缺善、或行恶有羞耻之心。即如经上说:“知‘惭’,耻于己阙;知‘愧’,羞为恶行。”(《长阿含经》第2经)惭、愧是保护世间,维护伦理...常乐寂静之处,尔时声闻不作是学,长老比丘便有羞耻。世尊教人当灭此法,然彼比丘不灭此法时,长老比丘便有羞耻。于心中起乱想之念,意不专一,长老比丘便有羞耻。”同样的中年比丘、年少比丘乃至一般人具有羞耻心,...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950313.html
  • 厌离

    厌离  /明法比丘  厌离(nibbida)是厌恶常、乐、我、净的颠倒,厌恶贪嗔痴的纠缠。在阿含经谈到厌离是:“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杂阿含经》第1经),如此观察、厌离受、想、行、识,亦得心解脱。又说到:“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第9经)...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1050314.html
  • 生活止观

    生活止观  /明法比丘  把身心静一静就是“止”;看一看身,看一看心,就是“观”。这个小动作经常练习就是实践生活止观。  把身心静下来,有时是拦下、冻结、伏住躁动不安,有时只是检证一下有无不安。而单纯地、放松地、不加好恶评断地看看身心,可奇妙地转化不安或烦恼,这是平常就可以实践,而且有药到病除的即刻效果,不必等待静坐时或密集禅修时才来化恼解厄。  在生活中,经常能静一静、看一看身心活动,减少或...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1050317.html
  • 说 法

    说 法  /明法比丘  听闻“佛法”之后,有机会就要说法,说法是跟人分享法、法味、法喜,并了解自己知见佛法的程度,也听听别人的回馈。透过互动,可洗炼自己的知见,也增长对法的威力的见识及信根。能说五蕴等,令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可称为“法师”(dhammakathika)(《杂阿含经》第26经)。  佛陀自己觉悟之后,就对五比丘说法转法轮。佛陀也鼓励已证悟的比丘说法、布教,“诸比丘!去游行!...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1150318.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