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山普安寺建筑由来 十六世纪末,从喀喇吣右翼徙居这里的众多蒙古族部落中的,“蒙古勒津”部落成为本地区的主体部落,史称“蒙古贞”。在这里世代过着依农依牧繁衍生息的生活。 蒙古族由元代开始逐渐信仰...之说。所以清朝廷在蒙古族居住的地区施行保护和鼓励政策,不惜金钱,广建喇嘛庙宇,选拔大批优秀青年出家当喇嘛。普安寺庙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兴建的。 《阜新县志》记载:“普安寺,一日大喇嘛洞在县南四十五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967171.html
-
佛法中提到“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众生的心,因为无法作主,面对境界产生憎爱,在分别中取舍──看到合自己心意的就拼命贪求,求到了心生欢喜,这就是贪;若求不到的,便因不顺心意而排斥...
普安精舍张毅成(传裕)
|心净|嗔心|慈悲|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916485480.html
-
阜新市海棠山普安寺摩崖造像概述 一、海棠山概况 l、地理位置 海棠山位于辽宁省阜新市东南30公里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乡大板村西北,地处东经一百二十一度五十一分,北纬四十一度五十六分,是...3)(4) 远近闻名的普安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建在此山南麓,历经六世活佛二百多年的扩建,占地面积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较大的建筑项目有措钦大殿(大雄宝殿)、法相僧院(研究佛教哲理,因明学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567167.html
-
是辽宁省阜新市海棠山普安寺的摩崖造像,这里的摩崖是用藏、蒙、满、汉4种文字书刻的,而造像则基本是藏传佛教(密宗)形态,如八臂十一面观音菩萨、大威德金刚、绿度母和宗喀巴大师等。 专家评价说,海棠...森林公园,风光秀美,但最迷人的还属普安寺及周围的摩崖造像。据《阜新县志》记载,清康熙22年(1683年),章嘉活佛率弟子赴海棠山开始摩崖造像。但有学者认为摩崖造像始于清代道光时期(公元1821年)。 ...
魏运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14469317.html
-
方承印證。月幢分座與之,不從。 明永曆十四年(1660)庚子,善權達位開闢普安州松巋山普光禪寺,為初祖。 明永曆十五年(1661)辛丑,善權達位重興松巋山普光禪寺,師翁丈雪通醉致書祝賀。 清聖祖康熙二年(1663)癸卯,善權達位應請,住普安州慈雲山普祥禪寺。 清圣祖康熙四年(1665)乙巳,善權達位複住普安州松巋山普光禪寺,一時道望鄉梓。 清康熙十二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3152539.html
-
普安咒”中,结束了茶会。
学者们乘缆车考察了大佛景区。
...
【佚名】
|举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4/1215048956.html
-
这种思想指导下兴建的。清代蒙古贞地区最早建筑的寺庙,是瑞昌寺(在今富荣镇乡黑帝庙村)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⑷。至清末全地区建庙达195座,较大的寺庙有瑞应寺、普安寺、德惠寺、广化寺、佑安寺、普顺寺、广法寺、辅国寺、吉庆寺、同善寺等,形成了完整体系的寺庙建筑群⑸。瑞应寺、普安寺、德惠寺比较著名。瑞应寺和普安寺还施行了政教合一。
蒙古贞寺庙建筑特色1.选址喇嘛寺庙的建筑选址,多选于环境清幽的地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2848369.html
-
少林武术、由宋代禅宗大师普安创编的北韵佛曲《普安咒》,重庆佛乐团表演了合唱佛曲《宝鼎赞》、《清净法身佛》,甘孜州则热寺佛乐团表演了独居民族特色的藏传舞蹈《金刚驱魔舞》,国家一级演员孙云岗表演了管乐串吹...
佚名
|华岩寺隆重举行心月上人圆寂五周年文艺汇演——《妙音禅悦和谐共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5/0922319344.html
-
《永嘉县志》补:寿昌寺 西晋元康五年(296),罗浮山立佛塔。东晋元帝太宁三年(325)李整于习礼坊,建崇安寺(今鹿城公园路,唐改称开元寺),开东瓯佛教之先河。唐先天元年(712),建普安寺。咸通五年(864),上塘绿嶂建宝胜寺。北宋咸平二年(999),瓯北白水建罗汉寺。祥和二年(1009),东岸箬岙底建寿昌寺。南宋绍兴二年,岩头里岙建广福寺,黄田白岩建隆平寺。建国前寺庵都有寺田或寺山。土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130063474.html
-
距寺四公里之山顶有避暑离宫“唐王寨”〉寺内有遗碑铭曰:“终南正,结在其中。”故知此寺不仅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终南古胜境。 据《续高僧传?普安传》载,周武灭法〈574〉,普安“栖隐于终南山之楩梓谷〈今天...者,解行相高,京城推仰,遂往从焉,道味江湖,不期而会,因留同住28年。” 至相寺自创建后,即成为 渊、普安、智正,华严宗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海东华严初祖义湘等习传《华严经》之所。其中最著名...
贾世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86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