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4篇,用时3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加行之三摩地--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十

    ,要清高,就不要怕穷,怕穷,格老子就不清高,既要清高又怕穷,什么用,这个道理。怎么叫分位建立呢?心地、无心地很重要,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心地。非常重要,诸位,记住啊。他说除了六种,除了六种以外,你应该要了解其它的都叫做心地,   六种现象叫做无心。何等为六呢,就提出问了,哪六种啊?什么叫无心?一个人真正睡著了,谓,无心睡眠位,真正睡著了,叫无心,凡夫的无心。这个里头我们现代也要加以...

    南怀瑾

    心地|无心地|三摩地|南怀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0936166041.html
  • 瑜伽师地论解题

    意地,(3)伺地,(4)无寻唯伺地,(5)无寻无伺地,(6)三摩呬多地,(7)非三摩呬多地,(8) 心地,(9)无心地,(10)闻所成地,(11)思所成地,(12)修所成地,(13)声闻地,(...说是当时学艺之百科全书。  尤其特别说明瑜伽行者的境、行、果,极力主张阿赖耶识说、三性三无性说、万法唯识之道理。  根据《瑜伽论记》n 1828等注释,其架构如下所示。   受瑜伽师地论的论书...

    橘川智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847359.html
  • 知与玩

    只是希望旅人不要浮光掠影地惊鸿一瞥,一路上无为地看,心地想,或许这样能得到更多的益处吧。 譬如书中讲到各地都常可看见的丰碑巨碣,下面常刻一大龟驮着。有点知识的人就会知道那不是龟,乃是龙王九子之一,叫... 知与玩 今日国人好游,多半是因平日俗务缠身,难得机会外出各地游玩,故一得长假,便急匆匆组团出游,各风景名胜区更是彩旗飘扬,游人如织。看似游兴甚高,其实这等慌乱无章法的旅游好似被放鸭人赶着...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0375717.html
  • 止观六妙门安那般那详讲与定境

    。此中,在这个里面。若具生因缘故,心便得生,名心地,在八个原因里头,或者同时起了作用的,这个叫做心地,凡夫境界。若遇不生呢,八个因缘不具备,心因缘故,这个心里头不理这一回事了,这个,心则不生,就...心地、无心地很重要,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心地。非常重要,诸位,记住啊。他说除了六种,除了六种以外,你应该要了解其它的都叫做心地,   六种现象叫做无心。何等为六呢,就提出问了,哪六种啊?什么...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756524.html
  • 慢其先生

    对先生、老师,要和对君王及父母亲一样地尊敬。现在的人请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只是虚有其表,吝啬钱财而且还于礼亏,甚至还出言不逊,态度反常,心地轻视教师,这则是和禽兽相差无几啊!至于做先生的,目的就是在开启后生小辈的智慧,使他们把人做好,甚至成圣成贤,这种春风化雨的阴德,实在是最大的了!怎么可以接受人家的束脩供养,却放纵人家的子弟,不去严管勤教,致使子弟不能成材的危险,甚至先生还代替子弟做...

    了凡弘法学会 译整

    |孝亲|尊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1247563097.html
  • 唐法成《瑜伽师地论释》科

    嗢拖南曰:  五识相应意,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  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戊三、征问  释曰:何缘更问“何等十七”?虽闻总数,未了别名,故复为问。  戊四、以...者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丁二、广解  释曰:次广...

    王孺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5073719.html
  • 瑜伽师地论提要

    ,是 辨别和修学禅定的差别,怎么能说是境呢?因此,我觉得摄在行中较妥。   境摄七地: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伺等三地、心地、无心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各从自性(各自体性)...、见远离、闻远离),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忿、慢、欲贪、萨迦耶 见、不能堪忍)等。   非三摩四多地(卷六十三中):说明不能入定的原因,及对治方法。   心地(卷六十三中):用五相说明...

    济群法师

    |瑜伽师地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025337140.html
  • 瑜伽师地论提要

    心地、无心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各从自性(各自体性)、所依(生起的依赖条件)、所缘(所缘的境界)、助伴(各各相应的心所)、作业(业用)五个方面,来辨别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未那识(...方便、波罗密多引发方便,八相组成。   4、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广辩十六种外道的思想差别,是研究古代印度哲学的重要资料。   5、杂施设建立: 此明三种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   心地...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0941946.html
  • 《瑜伽师地论》简介

    心地,(9)无心地,都用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五门建立。其中五识身相应、意、伺、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其余是有心地。但依第一义建立,只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是无心地。(10)闻所成地,是于五明处听闻解了,包括其中内明处有事施设建立相、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摄圣教义相、佛教所应知处相四种相;医方明处于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247169.html
  • 依全体佛法观 净土不应独立成宗

    没有凡夫。这是声闻、辟支佛、大力菩萨同得意生身,所依托的世界;天台宗称此为方便有余土。“法华经”说:声闻入涅槃,到另一国土,将来授记作佛。这另一国土,就是意生身的净土。依“楞伽经”说,这应是与心地...站在全体佛教的立场说,与专宏一端的看法,当然会多少不同。   先说净土的意义。土,梵语Ksetra,或略译为刹。刹土,即世界或地方。净土,即清净的地方。净,是无染污、无垢秽的,消极与积极二义。佛法...

    印顺法师

    |净土|净土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2117181821.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