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宗核心思想初探
慧静法师
【摘要】创立之初在中国佛教宗派当中净土宗所倡的“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是其独树一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特点。到宋代,净土信仰渗透到其他各宗各派,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净土宗融化、吞没了其他各宗,各派都重视念佛净土,因此严格来说也就无所谓独立或完整意义上的净土宗。然而净土宗的思想教义可说是中国涅盘学说的必然发展,也是在中国哲学思想传统观念孕育下...
慧静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60888651.html
-
大乘核心修法:取舍
这个修法把苦取到自己身上,用它来摧毁自己痛苦的根源,并且把自己平常所贪恋的东西毫无顾惜地布施给别人,使他们得到所需要的东西并且得到快乐。它与我们平常的生活方式正相反,因为通常有好的东西我们就自己拿过来,如果有问题我们就推给别人;然而菩萨看到问题就留给自己,有好的东西就给别人,因此菩萨总是快乐,而我们即使努力寻求快乐却总是痛苦。所以,这就显示这个交换自他位置,并且欣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3785622.html
-
略论五台山文化及其核心 崔正森 (山西省社科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五台山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其主要是佛教文化,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是般若智慧的化身。般若智慧是一种圆满的彻底的辩证的理性的自我超越思想,是中国人民乃至东方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和高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一个法宝。因此说,文殊精神就是大智无我、平等自由、圆融和谐、创新发展。简言之,就是智慧...
崔正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5960581.html
-
http://www.fjdh.cn/Item/93926.aspx
-
论中国佛教核心思想的建立马克马斯特大学名誉教授 冉云华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07)页419-429-------------------------------------------------------------------------------- 页419提要 正如其他世界性大宗教,中国佛教有它自己的核心思想,做为宗教修持和解脱的指南。这种思想的成立,乃是中国批判源自...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045820.html
-
佛教的核心︱︱缘起法
◎心定和尚
一、要认识佛教,必须认识缘起法
二、如何认识宇宙
㈠物质界
⒈四种特性
⑴稳定性(坚硬性)︱地 ⑵凝聚性︱水
⑶轻动性︱风 ⑷熟变性︱火
四种特性的组合︱构成宇宙间的任何物质体,如同四种大的种子,产生万物︱又名四大或四大种。
⒉物质-统称“色”
色的定义︱
...
心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25062617.html
-
其他方面的努力——比如:身心调伏、打坐、禅定功夫等。这些课程可以提前熟悉乃至精通,但离开核心都不称其为佛法! 在这里,需要给某些佛教徒或基督徒努力宏扬教法的精神泼点儿冷水。不要以为我皈依、拜师或受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0954366.html
-
作为宗教核心价值的公益事业
魏德东
——从汶川抗震救灾谈起
在宗教研究中,关于宗教是什么,什么是宗教的本质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近现代学者似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终极信仰...力图论证公益事业乃宗教的核心价值之一,最后分析在当代中国推动宗教公益事业的时代意义。
第一、汶川地震后中国宗教界的公益意识觉醒
公益事业,顾名思义,就是有关公共利益的事业。一般说来,包括以下...
魏德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0080558.html
-
所包含或潜在的生态文化内涵,也不应该仅将其视为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对治良方,更不应仅仅是单纯的佛教生态文明赞歌;而应该是结合时代需要与融合现代核心价值观,并在“反思性”性维度下进行创造性诠释与转换。只有这样,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才能富有时代的生命力,以及进行“普世化”传导的可能。为此,本文在阐述佛教生态伦理的核心理论基础上,试图探讨佛教生态伦理现代诠释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误区,从而使得佛教生态观的现代诠释能...
唐忠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5474755.html
-
不能仅是从佛教的传统理论中阐释其所包含或潜在的生态文化内涵,也不应该仅将其视为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对治良方,更不应仅仅是单纯的佛教生态文明赞歌;而应该是结合时代需要与融合现代核心价值观,并在“反思性”性维度下进行创造性诠释与转换。只有这样,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才能富有时代的生命力,以及进行“普世化”传导的可能。为此,本文在阐述佛教生态伦理的核心理论基础上,...
唐忠毛
环保|生态|科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2304018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