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生于“诗礼传家”的官宦门第,童年时期就很注意道德实践,因此,他对指引人们道德修养的清金缨《格言联璧》,早就认真阅读了。尝自称:“余童年恒览是书。”(见《格言联璧》题记)一个“恒”字,说明他对此书不是读一、二遍就算,而是经常读,反覆读。他成年以后,仍然不忘此书,说自己“三十以后,稍知修养,亦奉之为圭臬”...
徐正纶
格言联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09305687315.html
-
引言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
佚名
|格言|格言联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09215987314.html
-
《格言联璧》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接物类
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译文]: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格言|格言联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04333887803.html
-
《格言联璧》
存养类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译文]:涵养虚心便是做人学问。去除烦恼心性自然祥和。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译文]:存养人性的功夫,要像春天一般温和。省察自己的缺失要像秋天身般严肃。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
然而生意未尝...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格言|格言联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18301788040.html
-
《格言联璧》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持躬类
浓于声色,生虚法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纵情于声色虚怯病,热衷于财货生贪心病,嗜好功名生虚伪病,看重名誉生矫情偏激之病。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格言|格言联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19370288437.html
-
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躬行孝弟。志在圣贤。纂辑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见化行一时。泽流后世。事业之不朽。蔑以加焉。贫贱尽可以积德。何必富贵。存平等心。行方便事。交法前人懿行。训俗型方。自然谊敦宗族。德被乡邻。利济之无穷。孰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1244284.html
-
富贵家不肯从宽,必遭横祸。 聪明人不肯学厚,必夭天年。
倚势欺人,势尽而为人欺。 恃财侮人,财散而受人侮。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 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饱肥...
(清)山阴金先生编
|格言|修养|道德|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6/1836503539.html
-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业,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
佚名
|格言|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2336273526.html
-
问:今在家居士挂佛家招牌,应付念经赚钱维持眷属,如此后果如何?(本如)
李炳南答:出家人赶经忏,尚为古德呵斥,何况在家人贩卖佛法,大是不当。
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 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 而其后必昌
观贫贱人当观其度量 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 而其家必裕
——格言联璧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550713064.html
-
富贵人家,从小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大师幼时极喜《格言联璧》,12诵其文,这使大师在处事,为人方面,依着先贤的教导而做人。可以说,大师的人格境界,与《格言联璧》之教化分不开,大师出家后,于晚年手编过一些格言以教导青年学僧,其中不少格言就选自此书。大师12岁时,因乳母念佛,因而受重可,也念咒。但所受教育,仍是儒家传统教育,大师至十八岁其间,专政过《唐诗》、《千家诗》《孝经》《回书》《古文观止》《尔雅》《...
法 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74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