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 -- 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1)

    分为下述三类:一、有关法身诸问题,含:1.〈初问答真法身〉、2.〈法身〉、3.〈法身像类〉、4.〈法身寿量〉、5.〈修三十二相〉、6.〈受决法〉、7.〈...,知道法性论者之所以产生佛法身与凡夫隔绝,是因为认定实有一微妙之法身,超乎众生色法之外,故在〈法身〉中谓:大乘部者谓一切法无生无灭,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无漏无为,无量无边,如涅槃相,是名法身...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6.html
  • 庐山慧远的弥陀论

    七十二岁左右, 但慧远的问题意识,应是长久以来的蕴积。在《大乘大义章》中,有关佛身的问答,从卷上的<初问答真法身><法身><法身像类><法身寿量><修三十二相><受决法...何由哉?(<法身>)(《大正藏》四五,页123中~下)  c.如来真法身者,唯十住所见,与群麤隔絶。  页100  庐山慧远的弥陀论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如来真...

    陈敏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371087.html
  • 《大乘大义章》鸠摩罗什大师和慧远大师的问答集

    同于泥洹。   慧远大师于是领解其义有三:□法身的实相是无来无去,与泥洹相同。□法身同化,没有四大五根,如水月镜像之类。□法性生身是真法身,能久住于世,犹如日现。   二、法身   ...诸无漏功德诸经法,亦名法身法身菩萨无有生死,存亡自在,随所变现,无所罣碍。   三、法身像类   慧远:经典上说佛陀身相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但其真法身是否与经典所说相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3474398.html
  • 中亚的禅法

    在接触提婆之后,亦接受了不少罽宾 一切有部的观点,发之为问题的,被收录于《鸠摩罗什法师 大义》(注 4 ), 其中<法身>、<修三 十二相>...产生不同的看法。罗什 在<法身>中清楚地陈述了两者观点的差异: 小乘部者,以诸贤圣所得无漏功德,谓三十七品及 佛...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146676.html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 远公谓若法身可言“见”,则应由四大五根所成。 〈法身〉: 34页 假使慈悲之性化于受习之气,发自神本,...如来。 “穷”、“极”皆是〈法性论〉的用语,意谓推“玄”“寂”至“穷”“极”即名之为“佛”。很显然地,远公用〈法性论〉的术语来定义“念佛”的“佛”。 又远公在《大乘大义章》法身...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548441.html
  • 对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

    提问,偏重在厘清大乘经典中的法身意涵。此一主题下又可分为三方面的内容:法身的性质、法身的缘起与法身的形象。兹分别论之。  1.法身的性质(涵盖〈初问答真法身〉、〈法身〉、〈法身感应〉等章...唯一标准。罗什在此,可谓提供了一个理解经典的正确心态与开阔眼光。  2.法身的缘起(涵盖〈法身〉、〈法身寿量〉、〈法身佛尽本习〉等章)  慧远提出的另一个疑难,即是舍离色身的...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则应由四大五根所成。 〈法身〉: 34页 假使慈悲之性化于受习之气,发自神本,不待诸根。四大既绝,将何所摄而有斯形。 ...大乘大义章》法身(注33)中谓「法身」为「法性生身」。意谓「法身」乃「法性」所成就之「身」。 而〈佛影铭序〉(注34)即是站在「法身」的基础来说明「佛影」的现象: 三复无缘...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673948.html
  • 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 -- 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2)

    ;“考得”与“玄得”是延续罗什与慧远在〈初问答真法身〉及〈法身〉中辩论法身与四大五根一异的问题等则不再赘述。六、僧睿在论辩中由般若而转入涅槃的阵营  在五世纪初中国佛教界的大论辩中,僧睿扮演...有名之意,得无为法身者与地地积功累德者截然不同。这问题实出之慧远质疑菩萨得无生法忍,为何仍须地地遍学。如慧远在〈遍学〉中质问罗什: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7.html
  • 《慧远大乘中深义十八科罗什答》(续七)

    分别智,即从现象的总体上观一切皆空,唯有涅盘为实的智慧。这是罗什介绍的整个般若认识过程的一个初级阶段,讲空彻底的小乘派别也可以达到这个阶段。另外,请参第二章「法身」注⑩。   ⑤释迦佛出家...   《慧远大乘中深义十八科罗什答》(续七)   慧远问道:无漏圣法,本来不是专门适合於声闻、辟支佛二乘修行之法,一切佛菩萨都是要按地潜心圣法修行的。因为是声闻、辟支佛二乘专修之法,...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093152.html
  • 《慧远大乘中深义十八科罗什答》(续四)

    号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据此,「皆应号泣」是大迦叶与舍利弗谈话所说。本书第二章〈法身〉中,也说是大迦叶与舍利弗谈话所说。而罗什在此处又说是大迦叶与目连悔责中所说。目连,又称目犍连、摩诃目犍连,佛...修行证得果位而自以为证得。   (29)《法华经·化城喻品》:「如来不久当入涅盘,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8第十一章念佛三昧   译文   慧远问道:关於念佛三昧,《...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193155.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