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二、欲的作用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三、欲的分类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苦|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1535826772.html
-
题《张魏公所书心经》 元·清欲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梵语也。此翻大智慧到彼岸。所谓。达佛心宗之径也。观自在即能行之
之人也。照见五蕴皆空。即此智慧之力也。度一切苦厄。即到彼岸之时也。...笔是经。以寿後世。即自觉觉他之道无有穷也。然未易与儒墨自卦者议。
题《陆放翁所制无用禅师语录》 元·清欲 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兼而用者。是为德山临济。观其棒喝交驰。主宾互换。莫非...
元·清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352931.html
-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入行论》
远离一切贪欲执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行持,与谁都没有牵连纠缠,这样的快乐即使王侯也难以享受,因此,知足少欲在世间中非常需要。
《佛遗教经》云:“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有忧畏。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知足少欲的人,心很坦然,远离担忧、痛苦、畏惧;知足少欲的人,即使睡在地上,没有盖的也没有垫的,他的心仍非常...
索达吉堪布 讲
|知足|少欲|财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08210721409.html
-
济群法师答:
关键在于,平时就努力培养觉照力,而不是等敌人上阵时,临时再找武器。
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生起与之相关的妄想,然后就“心随境转”。根本的对治之道,是以智慧进行观照。但对修行刚刚入门的人来说,观照力非常弱。妄念现起时,可能很快就失去正念,对付不了情绪波动。不过,也不必沮丧,只要我们依法修行,时时提起正念,久而久之,观照力自然增强。即使...
济群法师
当五欲六尘现前时,怎样调整?|济群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84377859.html
-
欲与离欲 印顺 一 “欲”是什么 “欲”是什么,一般佛教界(通俗的佛教),缺乏明确的界说。有说是欲望;有解说为难填的“欲”壑。不问欲是什么,总之是都把欲看作可咒诅的、应厌离的。当然,“离欲”、“断欲”、“呵弃诸欲”等,是佛所一再开示的,毫无疑问。但如无简别的,解说为断绝欲望,这就难怪──世间学者要把佛法的人生态度?看作向后剿绝;佛教徒自身,也流于消极而奄奄无生气了!对于“欲”,无论是...
印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268963.html
-
的追求上,则正好与禅修的宗旨相违背,无法做到进一步的法相应。所以在客观上有了适当环境之后,“呵斥五种欲望”就是禅修之前的准备工作。 具五缘是外在条件的满足,呵五欲就是对内在条件的要求了,即消除对外缘的追求,这是呵五欲的目的。通过呵五欲以利禅定,从世间达至出世间。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追求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互相勾结缠绕化解不开,从而受制于此执著于此而不得解脱。比如眼睛要好看的,耳朵要好...
圆刚 圆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4855980.html
-
空五欲 /明法比丘 五种欲,指面对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所生起的情欲。即:一、色欲,谓爱染男女(物质的某种形态)及物质的种种形色。二、声欲,谓爱染男女声音、音乐、歌咏。三、香欲,谓爱染男女体味...坚持不舍,乃至再三索求,苦苦追求,若欲望得不到的满足则不自在、懊恼。 对迷情的人来说,因无法觉知欲望的灾害,因此好乐情爱、追求时髦、索求生活所需之外的物质;对正念现前的人来说,保持厌离五欲,少欲知足,...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5352588.html
-
http://www.fjdh.cn/Item/74601.aspx
-
http://www.fjdh.cn/Item/79769.aspx
-
http://www.fjdh.cn/Item/928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