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篇,用时6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思惟欲根本

    表现)、饮食、睡眠、升天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   《法华经》说:“诸所因,贪欲。”《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生,彼一切皆以。”《增一阿含经》...   首先了解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根本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于所乐境希望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悲心||观修|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08492420718.html
  • 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利养欲、恭敬、承事欲、衣食住行、权力、财富、摄受眷属、显示自我(表现)、饮食、睡眠、升天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   《法华经》说:“诸所因,贪欲。”《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生,彼一切皆以。”《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为生。”   三界众生都想...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1535826772.html
  • 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显示自我(表现)、饮食、睡眠、升天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 《法华经》说:“诸所因,贪欲。”《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生,彼一切皆以。”《增一阿含经》... 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益西彭措堪布 首先了解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根本的原因,以便观察思维。 一、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于所乐境希望性。”对欢喜...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5476344.html
  •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天资聪颖,于吠陀及世间学艺,无不精通。年轻时,与三名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于是潜入王宫,戏犯宫人,耽于情欲以为乐。事件不久爆发,好友死于乱刀之下,龙树幸免于难,乃悟「」,于是厌离心生,便诣佛塔...著作流传至今,梵所存无几,但藏文保存相当多,在《西藏大藏经》中计有译本一百余种,是研究龙树学说的珍贵资料,这是由于西藏视龙树密教祖师的缘故。后世基于龙树所著《中论》,宣扬空观的学派,称为中观学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5769942.html
  • 龙树的教学

    于浮世的快乐,于是同入后宫,甚至闹出奸淫女子之行为──变成这样的快乐主义者。其友之死,促成“”的自省,使他终于变成脱离苦恼于内而求涅槃于外的佛教即小乘教家,此事无须多说的了。后来入了雪山,听...了。换一句话说,是在置重于无著的所谓爱缘起,我想这也是应该注意的。此事再征之第一部与第三部之连锁的龙树的一生,尤其是他入道的因缘,那基于贪爱的“”的感慨,然益发深一层了。于是,“意欲的绝灭”...

    佐佐木月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3054811.html
  • 作为净宗学人的魏源

    耳欲极天下之音,舌欲极天下之味,鼻欲极天下之香,身欲极天下细滑之触,心欲极天下快意之法。”[30]他认为,“”,要厌离娑婆,要仰慕净土:“欣不极则厌不至,厌不极则三界不得出。如是向往,...魏源的佛学造诣、内在修素有所成,对其世间学术及事功大有裨益。  魏源在佛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他会译《无量寿经》并编定《净土四经》。据载,安世高及支娄迦谶皆曾翻译《弥陀》大经,后鸠摩罗什、玄奘又译小《阿...

    张景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5759982.html
  • 佛教基本教理

    菩萨传:说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家,天聪奇特,先博学吠陀、术数、天文、地理等。后与另三个契友,相率学隐身术,出入王宫,淫乱宫女,达百余日,后事败,三友被杀,而龙树仅以身免,因而体悟‘,众祸之根’,遂...自性即:   (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不可立,然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   (一)依他起性—即生无自性,以众缘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0840028.html
  • 回到龙树本怀——从修证立扬来谈《中论》

    败露之后,他的三个朋友皆遭国王杀害,只有龙树运用机智逃脱。   这个震撼教育,让他深深了悟“”之理,而出家修行。   他先后学得小乘三藏及大乘教,并入龙宫学习各种方等深经,而证入无生法忍。...,这些不是我在意的。我也不在意龙树是谁、是什么人、活在什么时代,乃至于释迦牟尼佛是谁,我不是那么在意。   我在意的是,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他要做什么?他什么成佛?他在这个时空因缘里面出现,他的...

    洪启嵩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589882.html
  • 龙树中观学与比较宗教哲学----以象徵诠释学比较模型的考察

    ,始得脱。「是时始悟:,众祸之根;败德亡身,皆由此起。」龙树经此关键性事件,遂出家,皈依佛门。龙树出家受戒,九十日中,尽诵三藏,自以为得一切智,遂起邪慢心,轻诋佛教,「立师教戒,更造衣服,令...却非十分一致。以英美的宗教哲学课程例,教材仍以基督教(神学)教义范围,讨论的范围不外是如上帝属性与存在论证,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宗教语言,神迹,复活与不朽等传统问题。John Hick那普受采用的...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1441215.html
  • 汉译本“中论”初探(1)

    道术无不悉练,曾兴三密友共习隐身术,并挟术入王宫淫乱宫女。事国王察知,其三友皆遭杀害,独龙树运智逃脱。由此而了悟,终于出家求法。初学小乘三藏九十日,继入雪山从一老比丘学大乘经。其后周游诸国,...四四九颂 (中译本四四五颂) 、而未有长行(散文)。因此,后代有人称龙树原著“中颂”。由于这颂是各注释书的基础,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根本中颂”(mūlamadhyamaka-kārika)。又因该书阐述...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945481.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