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性不坏故。”可见妄念能搅动平等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的波浪,若能止息妄念,就能回复本来的觉悟境界。如何止息妄念,住于正念呢?
我们先来简别正念:正念可分为二:一是世间的有漏正念,也就是一般随顺...一蹴可及。至于妄念,也是一样,要仰赖平素绵密功夫去止息,当魔食粮断绝时,就是“许尔法身活”的时候了。
...
鞭鼓生
|烦恼|止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1414265814.html
-
念念增加生死;正念,念念了脱生死。念佛目的,是止息妄念,正和用肥皂洗手,旨在去污的道理一样,因此不能说它是妄。后问与前答之理相同,举一反三,恕不另赘。
...用佛念来代替妄念。好比关在笼子里的猴子,总是跳个不停,假若给他一点食物,就会停止一下。我们的思想像猴子一样的好动,且比它更难管理,因为饱暖了思淫欲,饥寒了就起盗心,所以也要给它一点精神食粮,来制止它的...
知义法师
初机学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102711657.html
-
与自然,或许正因此,其语录中才会短短几句妄缘息念之后,就切入彻见法源之境界;此就如同我们在对初学的人讲止息妄念时,因平日对妄念的止息已熟悉,所以不觉得太困难,然对初学的人而言,尚得透过种种的方便对治法,将躁动的心念止息。 默照禅从字面可知,其重点在“默”而“照”,如前文所言,入手工夫主要在去诸妄缘、休歇心念,此应非只是一般的止息妄念而已,重点乃在泯除一切的对待差别想。唯能照了、体达空性,无一切...
释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2369660.html
-
彻悟。
世间的知识,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中还有所执取,无法止息妄念,“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
星云大师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33150339.html
-
rsquo;看淡些,倘若功夫做到‘无我’的地步,自然就可以忍了。所谓放下屠刀,就是止息妄念的意思,立地成佛是理成,欲至佛位,尚须努力。至于立地二字,要作开始解,不能作马上会,才是...
知义法师
知义法师|因果
http://www.fjdh.cn/fjask/2009/02/21130420659.html
-
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其法之真伪。 二、精进觉支——以勇猛精进之心,离开邪法邪行,而行正法之真理。 三、喜觉支——得真正善法之真理,即生一种欢喜之心,此乃法喜充满。 四、轻安觉支——行者止息妄念,...
圣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3664178.html
-
阿弥陀佛,念念都在从梦中挣出,觉醒于轮回长梦的日子就不远了,到时候一切不言而喻,妙不可言。
大德,现在就让我们止息妄念,开始念佛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黄泰
|轮回|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21140810125.html
-
明眼人观之,犹如梦中事,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此相不真。 假使吾人欲消除烦恼痛苦,想得到人生真正快乐,首先需要钻研佛教真谛,仔细揣摩,穷理精明,然后以佛陀之教导,脚踏实地,修习禅定,止息妄念,妄念不起,妄境不生,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一如,此时有何烦恼痛苦发生?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也。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2047656.html
-
地,无方隅,绝朕迹,直是昧不得。昧不得处,唤作自知,只自知处,唤作本得,了无分外得底毫发许。” 所以说,默照禅的寂默工夫,不只是止息妄念,而是要泯除所有尘境,没有丝毫彼我、能所的差别,如此自能妙契...
妙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871140.html
-
一分,念念阿弥陀佛,念念都在从梦中挣出,觉醒于轮回长梦的日子就不远了,到时候一切不言而喻,妙不可言。
大德,现在就让我们止息妄念,开始念佛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305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