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此地是唯一的真实 (樊思岐著) 人的世界蕴藏着诸多奥秘,人的头脑面对着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时间起点以前是什么? 人的方位在宇宙哪里? 人最终将走到何方去?...着觉知生活,就生活在“现在”,而且是无穷的“现在”,连成一片。 再次,空间的情况和时间一样,空间也是一个幻象。 空间中的“此地”,是你的觉知直接感觉到的,而“那儿”是你头脑的记忆和想象的衍生物。如果你...
樊思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1558325.html
-
“荒野是生命的源头,荒野是古老的乡愁,让我们重新走进遗存的荒野地,找回自然也找到自己。”
一、 问题提出:人工草坪与荒郊野草的是非功过
在一块板寸般平整的草坪边...
郭耕
|环保|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240282708.html
-
人间佛教──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与净化 ◎90年3月31日第二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学术研讨会专题演讲 / 释传道 壹、前言 这一次,应昭慧法师之邀,在本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与净化作结,并以就教于诸位法师、大德,敬请不吝指正! 贰、时空座标下的台湾佛教 时代的巨轮不断地向前推移,而今二十世纪已悄然谱上休止符,正式迎向二 十一世纪。值此新旧世纪...
释传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3068163.html
-
http://www.fjdh.cn/Item/31536.aspx
-
此时、此地、此人──一位人间佛教弘法者的理念与实践 蓝吉富 在台湾佛教界,传道法师是一位值得敬重而且让人乐于亲近的出家人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实自然,不会特意凸显出僧人的威仪,因此很容易让人...态度成就了不少令人赞叹的弘法事业。在思想上,他受到印顺法师之人间佛教理念的启发,经常以“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与净化”的观念自励励人。在实践上,他不只是印顺思想的弘扬者,同时也是关怀时代与众生的人间佛教...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4968117.html
-
“涅槃是在死后才能证得,或在今生此地就能证得?”
佛使比丘答:
寺院讲堂的教师或讲者只谈到死后才得涅槃,然而在三藏教典里,我们并没有发现这种说法。涅槃另外有如下的说法:一是“现证涅槃”(行者亲自体证的涅槃sanditthika-nibbana),一是“现法涅槃(此时此地的涅槃)。在四色界定(rupa-jhana)和四...
佛使比丘
一问一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252811219.html
-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读《法音》2000年第1期《福建佛教专辑》 林兆荣 本文标题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题联,赞叹闽地佛教年代久远,高僧辈出。弘一大师驻锡泉州时,重写此联悬挂于泉州开元寺山门。 佛教可能在三国的吴晋之际传入福建。有史书记载称,是西晋太康年间在闽中建寺,至今1700多年。早期的传播肯定要早于建寺。在漫漫的年代里,佛教繁衍不息,对福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从(福建...
林兆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2063768.html
-
极喜地 此地菩萨,证人法二空,生大欢喜,修布施波罗密,断异生性障(执著我法障三乘圣性),证徧行真如。 (二)离垢地 此地菩萨具清净戒,远离烦恼,修戒波罗密,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 (三)发光地 此地菩萨修忍波罗密,断合钝障,证胜流真如。 (四)焰慧地 此地菩萨修精进波罗密,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所谓无摄受者就是不是我执所依止的意思。 (五)极难胜地 此地菩萨能使俗谛有分别智,真谛...
王文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51769374.html
-
问:西方太好,我们去未免贪心太重,西方究竟有否?
月溪禅师答:因吾人生无非终日贪求好衣食住,西方种种胜过此地,我们一到心满意足,种种贪求便无了,是戒我们不贪,非贪心。假如西方没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没有。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414810989.html
-
开元寺确在此地及其当时的兴盛,也再现了当时此地人们较高的生活水平。 同时,由青岛海世博标本公司主办的《海洋生物标本展》展品内容也很丰富,有各种珍奇海洋生物标本,并介绍一些海洋生态知识。另外,《清代...
【佚名】
|佛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0/061940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