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fjdh.cn/Item/27292.aspx
-
妙莲法师答:在你家门前挂个‘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的佛号招牌,令众生看到圣号,这就是帮他们植佛种,所谓一历‘眼根’永为道种,代佛宣传度众生。这不是难做的事吧?请快做!
妙莲法师
解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174211926.html
-
妙莲法师答:佛法的功德力不可思议!闻了法,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只要以至诚心听,即使听不懂,同样消业障、增福慧。就如婴孩虽不知母乳的营养,只要乖乖地吃,自然长得白白胖胖。而且听了佛法的正知正见,会慢慢消除邪知邪见,绝不会白听的。
妙莲法师
解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250711984.html
-
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须信道。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众生得见佛性。
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不自忏自悔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尔处。...
永明寿禅师
|戒律|破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11170320277.html
-
南昌市民宗局欧阳晓文处长、南昌市民宗局助理调研员徐云宝等相关领导,并在热烈的气氛中发表致辞。 本届培训班本着“一入耳根,永为道种”的宗旨,为了提高佛教四众弟子素质,弘扬佛教音乐文化,培养爱国爱教,...协会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开班典礼结束后,所有与会人员在大雄宝殿前与学员合影留念,培训课程随即正式开始,由纯一大和尚为学员上第一堂课,主讲《劝发菩提心文》。 相关链接:
此次培训班发起人...
佚名
|培训班|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8322523211.html
-
经义。而未闻受的最后三卷,便觉陌生,无法理解。
古人常言:“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殊胜之法义一历耳根,遂永成道种。如往昔坚慧菩萨,以鸽身听闻比丘诵经,转世再来,遂成大菩萨。是故应对闻法充满欢喜,虽...
寻常外财,可为盗贼所夺,为水所冲,为火所焚,为官家所没,然闻法所获之财,何者亦无法抢夺,为最胜之财富。《续高僧传》中有一精彩公案:昔有高僧僧安,持戒精严,且坐禅、讲经。一次,其于王屋山,...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闻法|功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0/18343030876.html
-
见行法师收◇邮编:100095
◇来寺院路线:乘出租车,或到颐和园乘346路公交到终点站下车,进凤凰岭景区大门,直行300米左右即到龙泉寺。
内在的安详促成世界和平 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 个人的...智慧信解,普贤菩萨代表行愿力行,表示人们通过信解行证而圆满佛果。几乎为每个佛弟子读诵受持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即出自《华严经》,十大愿王实是总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精要。
春节...
北京龙泉寺
|龙泉寺|华严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1/2153472716.html
-
得见、得闻永嘉集及广录,是吾等莫大的福报,可惜根性鲁钝,无所体会,但一入耳闻,永为道种,相信只要细细体会、默默努力,总有那么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彻体前,直得光滑净洁,著不得一尘。” “学佛究宗家之妙,须清心(泳-永+替)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像,如水涵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湛无垢,本来如如,常...
释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2369660.html
-
善意的微笑,予人温暖、安适的心情,这也是布施;在公共场所内随手将纸屑捡起,让大众拥有整洁的环境,也是布施;若能以清净心护持道场,以佛法利益有情,这样的布施更是殊胜难得,因为闻法者“一入耳根,永为道种”,...扫心地”;反之,边发心边打妄想,则“心地不扫空扫地”。 布施的三种层次 黄檗禅师于〈传心法要〉中述曰:“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著,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若一边行道...
见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547295.html
-
数千观众,无不尽情投入,喜极忘我,真能做到寓佛法于娱乐之旨,使人因此断恶修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一入八识田中,永为道种,生生世世不能磨灭,一旦善根成熟,自然出世,证得佛果。何况其中许多上根利智的人,...经云︰“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这是我佛弟子们,应该关心和承担的。 读过佛教史的人,都知道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在京的和尚,出京的官”。就是形容当时和尚尊严可以与奉圣旨到民间的官尊严相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234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