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随念(Dhammanussati)
法増比丘
法的正思惟
这是随念法是世尊善说、自见、无时的(超越时间概念)、来见的、引导的、智者各自证知的;这些教法与九出世间法应常予以随念。随念法能证得近行定。
[清净道论]: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法是世尊(一)善说,(二)自见,(三)无时的,(四)来见的,(五)引导的,(六)智者各自证知的」,...
法増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4784619.html
-
济群法师答:
佛教各宗派有不同的修证方法。但不论有多少修行法门,基础是共同的,必须由下而上地一步步修习。
皈依,是修行的重要基础。事实上,它不仅是基础,本身也是高不见顶的修行法门,甚至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皈依的修行,是以佛法僧三宝为所缘对象。而整个佛法修行,正是念佛、念法、念僧的修行。如《阿含经》的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净土宗的即心念佛、即心是佛,禅宗的即心即佛,及很多佛子熟悉的《普...
济群法师
佛教讲究真修实证,请法师开示一下基本的实修方法。|济群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90677883.html
-
。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出入息)念,名为十随念。慈、悲、喜、舍,名为四无量(又名四梵住)。食厌想,名为一想。四界差别,名为一差别。空无边处、识...种不净及身至念。瞋行者宜修四无量及青、黄、赤、白四遍。痴行者及寻行者宜修安般念(随念出入息)。信行者宜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觉行者宜修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四界差别。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0541588.html
-
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遍、限定遍 十不净:膨涨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断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十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寻行修:入出息随念 信行者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 觉行者修:死随念、入出息随念、四界差别为一差别、食厌想 一切行者修:地遍、水遍、火遍、风遍、光遍、限定遍、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4738917.html
-
遍、黄遍、赤遍、白遍、光遍、限定遍
十不净:膨涨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断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十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和身随念
瞠行者修:慈、悲、喜、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
痴行者与寻行修:入出息随念
信行者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
觉行者修:死随念、入出息随念...
圆慈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0141720.html
-
第六说不净业处品,是说明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骨相等的的十种不净以及详细指示修习的方法。第七说随念品与第八说随念业处品,是解释佛随念、法随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3447202.html
-
301.) 至于达到初禅,“寻伺”于目标((arammana所缘)力量强大,“语行”就停止。听闻、法随念(dhammanussati),都需要“寻伺”,“寻”--注意(作意)于语言或法的内容,“伺”-...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350361.html
-
的十个阶段,肿、腐烂等,观想尸体腐烂的过程,巴利文Asubha译为不净,十不净就是讲这个的。十随念(Anussati)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等。四梵住,或叫四无量,即慈、悲、喜、舍(Mettq,...
邓殿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5543094.html
-
培养,可参考《清净道论》中对“喜觉支”生起的十一缘之说明:60 (a)佛随念(念佛陀之功德)。 (b)法随念。 (c)僧随念。 (d)戒随念。 (e)舍随念(也是施随念)。 (f)天随念。...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喜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佛随念; 二、法随念; 三、僧随念; 四、戒随念; 五、舍离随念; 六、天随念; 七、寂止随念; 八、远离粗野的人; 九、与斯文的人相处; 十、省思能激发信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64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