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在《六波罗蜜多经》中对慈氏菩萨说,在听到众生无边际、佛果功德无边际时,不仅不应怯弱,反而要发起猛利誓愿,永无疲厌地取证。
佛说:“譬如有一位菩萨寿命无量,他往东方走过了...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精进|精进波罗密|修行|无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23014934098.html
-
什么是忍辱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
问题来了,前面一路下来都是讲般若,是菩萨六度里最后的一度──智慧成就。所谓的六度也已经说过,就是布施...世界的众生堪忍,能够忍受。
佛跟须菩提两人对话到这里,如果不仔细看这个经,突然看他在中间来一个忍辱波罗密,会觉得奇怪。所以刚才我先提起大家注意,这一部经把六度波罗密都讲完了,为什么现在提出这个忍辱...
南怀瑾
忍辱|南怀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22304863.html
-
善生言:“世尊!佛先已说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菩萨云何修集忍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
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忍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419171259.html
-
问题解答
问:心经为摩诃般若的素描,它的修行方法如何?是否为观自在?
答:古人翻译佛经有三个同义的字,一个是观,一个是觉,一个是照,这三个字看起来迥然不同,用法也不同,但在佛经上...
耕云先生
|安祥禅|耕耘|般若|心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09303318064.html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此经在《大正藏》中共收有译本九种,流通本是唐玄奘所译本。本讲义是根据玄奘所译本,并用法藏的《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下简称《心经》》的注疏很多,除法藏疏外,主要还有...所谓“心要”,是“中心要点”的意思,不是“唯心论”的“心”或“心灵”等义。《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说,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法的中心,而般若学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本经是般若学的中心,所以简称《心经》。有人称经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3263783.html
-
当中解脱而虚设的。既然已知生死轮回的虚幻,这些假设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这个时候,我们不必再去运用什么“般若波罗密”的解脱智慧,因为我们已经解脱,我们本来解脱!在解脱的人看来,所谓智慧,只是一个美妙...众生觉悟的能力,以及不求回报的大慈大悲之心。这样的人,我们把他叫做菩提萨多,译为“自觉觉他的人”或“大心众生”,简称为“菩萨”。 也正是因为我们对于“般若波罗密多”这种解脱智慧已经运用纯熟的缘故,我们...
超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3441546.html
-
衍真法师
讲座现场
2009年6月27日至28日,江西青原山净居禅寺举办《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座,江西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衍真法师应邀主讲。此次活动约有百名信众参加。
佚名
|佛教慈善|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6461285251.html
-
从《法华玄义》看斌宗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的诠释 作者:洪水龙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从《法华玄义》看斌宗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的诠释 【文章作者】洪水龙 【指导教师】罗宗涛 【文章页数】191页 -------------------------------------...
洪水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3870409.html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释--净慧法师
序言诸位比丘、比丘尼、居士: 我今看到净慧法师讲述的《浅释》一书,心境豁然顿开,受益匪浅,几点感悟供养给大家。 法师讲法,只起两个作用...菩萨为什么要讲这部经?佛家把禅定看的非常重要,所以一开始就讲禅定。不但要进入禅定,而且还要进入深禅次定。什么是“深禅次定”?定境无边际,禅、密、净都有,净土的“念佛三昧”就是身、口、意三休息。你的身体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3376375.html
-
的最初下手处,是全经最根本的部分。 在《诸波罗密品》中列举了九十波罗密来说明般若所该摄的三智。前二十八波罗密是从四谛十六行相中说明所修一切智相,于道谛中别说菩萨所修对治所知障的智相;次有三十七波罗密是从四谛十六行相中说明所修道种智相。因为道种智是菩萨智,所以先谈世、出世间的因——集、道二谛,后谈世、出世间的果——苦、灭二谛;后有二十五波罗密是从声闻、菩萨、佛的基本行证中说明所修的一切相智。如若对...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326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