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所以,不要小看我们短暂的人生,如果不知悔改,继续造业下去的话,我们要吃的苦和受的累是非常漫长的。
最近总是在劝人放下,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有的人因为贪而放不下,自己总是说,...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人生如此短暂。可是我们一念的贪、嗔、痴却会永久地刻划在自己的业中去,将来由此业带来的罪苦却是非常非常地漫长。而且,人在执着的时候,不冷静的时候,一切的智慧全部消失。不管一切...
明一法师
|无常|出离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21383889631.html
-
路路漫长难行 净堂 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每个人由于受到习惯的局限,旧有的自我认定、自我提示已经根深蒂固,如影随形,所以即使“习气”是否定的、阴暗的,然而它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自然,那么舒适—使我们深受其苦而不自知。 “贪嗔痴二云母,久远以来已深植我们心中,毫不费力地从我们的身语意生出,造就无量无边诸恶业:可以使身心清净、提升能量之惭愧心、忏悔心却无从发起。漫长之修行路上,无非要我们祛除贪嗔痴...
净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2166073.html
-
倒足可嘉,但谋的是一已私利,仍然不能称之为正精进。佛教的正精进,乃以四法印规范正业正命,用于正念正定,以使加速完成漫长的修通过程。 “正念”是对烦恼意念的排斥和洗涤。正见和正思维,在于认识的理性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了。 佛教瑜伽唯识学认为,从资粮道到究竟道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宇宙生命的过程,“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要成就一个菩萨,如果因与果...
冯学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0439357.html
-
法门寺地宫的发掘持续了一个月,在幽暗的地下度过漫长岁月后,2499件大唐珍藏簇拥着佛祖的真身舍利重返人间,世界为之震惊。
佚名
|法门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09064537620.html
-
唐卡绘制的组织者巴卡(左)在介绍作品。
一位日本学者在观察唐卡局部
近日,一幅全长660米的藏传佛教唐卡长卷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出。这幅长卷是由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取宾藏文化研究所所长巴卡带领100多位藏族画师,历时4年多精心绘制而成。长卷中绘入1800多名佛教人物,生动记述了漫长的佛教传说及历史故事。
佚名
|唐卡|藏传佛教|云南民族博物馆|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11361587583.html
-
《藏风梵韵》唐卡艺术大型展览近日在天津博物馆免费向观众开放,百余幅精品涵盖了绘画唐卡、织物唐卡和镶嵌唐卡三大种类的不同流派。
“唐卡”一词起源于藏语,指用彩缎装裱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内容以藏传佛教为主。专家介绍说,唐卡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九世纪。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据了解,天津作为我国北方最早开展唐卡艺术收藏的地区,在...
【佚名】
|艺术展|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8554510130.html
-
明朗大师在《三戒论注疏》中引用《誓言光明续》的教证说:“所谓的金刚道友,是从获得灌顶乃至菩提果之间永远不分离,犹如灯油和灯芯一样密切。”也即是说,从初发心到成佛的漫长道路上,大家一直是非常好的“同学”。假如在金刚道友之间挑拨是非,导致彼此之间不和睦,从密宗的角度来讲,会有破坏密宗大僧团的严重过患;十四条根本戒律中的第三条中说,对金刚道友生嗔恨心,也间接损害了根本上师;此外,还违背了在一个坛城内...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2210220346.html
-
漫长。爱别人的时候,不会指望他变得完美无暇。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5475803.html
-
对失眠的人而言,长夜漫漫;对满心忧郁的人而言,路途遥远,对佛法一无所知的愚人,生死轮回漫长。
波斯匿王有一天在城里巡视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伫立在她家门口。刹那间,国王就...是多么的长。”这时候,站在旁边的妇人丈夫也说:“佛陀!这一整天奔波下来,我也才了解,心有牵挂的人,旅程多么漫长。”经过这件事后,二人都获益良多。佛陀因此说:“轮回对不了解佛法奥妙的痴人而言,真是漫长!...
达摩难陀法师
|邪淫|戒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2/17494535594.html
-
四大阿僧祇劫)漫长时间的菩萨道。
菩萨行者选择漫长的修行时间,难道只是为了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圆满报身的无上佛果?我想这并非菩萨行者放弃易行解脱道,而选择难行菩萨道的初衷,菩萨行者决定走上这条漫长的修行道路,主要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广度更多的有情众生,而不是为了成佛。
地藏王菩萨之所以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就是因为他发的是几乎不可能成佛的悲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六道...
张从兴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8378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