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释迦佛现在说法否。
范古农答:法华云[佛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参参。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可证知现在说法也。
范古农居士
|释迦佛之事略|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224311837.html
-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灵山之旅”夏令营第七天
首届“灵山之旅”夏令营闭营式在祥符禅寺举行.祥符禅寺监院普俊法师主持仪式,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文化总监赵一平先生致闭营辞,江苏省佛教协会...。 首届“灵山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夏令营的“行愿”主题却随着营员扩散到四面八方。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
sadmin
|灵山|夏令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08/162225816.html
-
的,他亲见灵山一会,亲自看到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被后人誉为“东土小释迦”,他说的话可靠否?当然可靠。
...
道安法师
舍利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1161711130.html
-
用砖砌罗城,城高八尺,周围一百余丈,四方各设门楼,可东观日出,南观祥云,西观苍洱,北观玉龙。接着又废普光殿,把昆明东郊鹦鹉山太和宫铜铸金殿迁置峰顶的普光殿原址,命名为金顶寺。
灵山一会
灵山一会,是鸡足山入山的总牌坊。建于明万历癸卯年(公元1603年),清康熙已巳年(公元1689年)重修。
灵山一会牌坊,主坊高5.3米,两边坊高3.8米。牌坊上面雕梁画栋,富有典型的清代石牌坊建筑风格。大...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25286646.html
-
遇像必礼,逢僧必敬。盖欲为世模范,必谨之于其初也。弱冠出家,遍研经论。越三年,是为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闻慧思大师在光州大苏山,特往礼谒。思师一见即叹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授以普贤道场,令修法华三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豁然大悟,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获旋陀罗尼。自是以后,照了法华,如杲日之临万象。达诸法相,似清风之游太虚。遂以...
印光法师
智者大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8/10/19540330919.html
-
,在禅悦中落实生活。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 承当”,“直下...
【佚名】
|生活禅|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1/08380818982.html
-
信心,后者恐众生以为佛法易得而不珍惜,此皆随听法众生根器而说也。”因此,依佛法之了义大乘,则无末法,故智者大师证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以末法为警戒,精进修行,只要有如来...
成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3545241.html
-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它以佛所说教义为理论依据,默契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 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1492128.html
-
茶道在生活禅的现代意义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它以佛所说教义为理论依据,默契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
茶道|生活禅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51120325623.html
-
3240米的金顶,东观日出,西望苍山,南赏祥云,北眺玉龙。「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也。」明朝大旅游家徐霞客赞云。 迎着鸡足山上山香客面前,悬挂在灵山一会牌坊上有一幅楹联:「梵钟声彻三千界,鸡足名标第一...鸡足山佛教发展和振兴的历史渊源。 灵山一会牌坊后面,清末辛酉经济特科状元、云南石屏袁嘉谷曾撰写有一幅长联,其中写到:“自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而后,天开鸡足形胜,比鹿苑鹫峰。” 鸡足山百年,因一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456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