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灵感录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 讲经说法和印经送人,这种法施可以得到下列五种福 报: (一)长寿……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长寿的果报; (二)大富——...埋不死口生莲花 二六善恶分明船凿两段 二七当知此处即为是塔 二八才念经题灭苦升天 二九怨对消释油锅涌莲 三○死后诵经循声还家 三一诵经研教灵感显赫 三二公正忠信百矢不伤 三三箭镞入腹...
嘉龄大德
|金刚经灵感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2141052732.html
-
圆山两尊大佛,是在民国四十八年,由士林一位高水木先生亲手塑造的,高老先生是大慈悲的人,一听到有人发愿成立诵经团来此诵早课,一口答应了,而他一再叮宁不要收人家任何香火费用,这正是符合我们的宗旨...
佚名
|感应|灵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4/22485017808.html
-
(摘录自《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许止净 辑录
印光大师 鉴定
郑金坤 语译
● 印度那烂陀寺的“正法藏”戒贤大师,患了风病。...胡氏患痢疾,命悬呼吸间。梦见一老妪,持水一杯,说:“我是观音。嘉许你的虔诚,灌你甘露。”一饮而尽,醒来后,香味还在口中,病渐愈。《灵感赋》
●清时,僧人明智,患病,几乎不行了...
佚名
观音|治病|灵感|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19341117585.html
-
观世音菩萨灵感记
林慈超居士著
观世音菩萨灵感记序一
观世音菩萨灵感记序二
观世音菩萨灵感记序三
从我心眼所见的观世音菩萨法身
一、菩萨启示‘家家...托梦于一信女募资印书
七、由于母亲的病使我们全家皈依三宝并对于佛法有了更深的深识与信仰
八、另一灵感
九、活在众生内心里的观世音菩萨
十、永远不灭的菩萨道光辉
十一、谈求雨...
林慈超
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19505017783.html
-
这样奇迹般地好起来了,到现在没有发过。
从此,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更虔诚地念佛。是观音菩萨把我从苦海中拯救出来,观音菩萨灵感不可思议,只要按照佛法认真实践,从心地上弃恶从善,坚持五戒、十善,是...
某教师
|观音|观世音|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15052818730.html
-
http://www.fjdh.cn/Item/36512.aspx
-
《功德藏》中说:「普通的一段树木,放到檀香树林中,不消多时就内外香彻。」
观世音菩萨的灵感真言
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咒语。诚心读诵此咒,...。说啰耶娑诃。
观音灵感真言注音: ōng má ní bā mī hōng。má gé ní yá nà。jī dū tè bā dá。 jī tè xiē nà。wēi dá lǐ gé...
佚名
|观音|观世音|六字大明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0521332934.html
-
司令吕国桢将军,对佛教亦有研究,惟他的夫人吕黄义民,受了新式教育的影响,向来认为佛教为迷信,当然更不肯相信菩萨的灵感了,可是由于菩萨的慈悲,挽救了她,使她不得不皈依三宝。
吕夫人某次在某军事领袖...报到时间。菩萨的灵感,从这些事实中,可以看出,真是不可思议。
五.肺痨患者有求必应
煮云大师
肺痨患者因念观音菩萨圣号而恢复健康,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在凤山有一位少校军官丁振群居士...
观世音|感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6063017721.html
-
余年痼疾,自后永除矣。益信感应之理,如响应声,自此诵经益虔。
印光法师曾述及观音灵感一事。昔有皈依弟子郭振声偕其族人来,余劝其念佛念观音,彼不深信。嗣适沪变发生,振声乘小轮返苏逃命,道经太湖,匪劫...御寒,卸下湿衣,换穿老妪干衫裤。时天降大雪,单衣寒噤。三时间,忽闻匪船吹号引去,乃重复回船,与死者伤者杂处其间。夜八时轮到嘉兴,宿客寓,翌日趁沪杭车到南站,途中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幸未生病,均叹观音灵感...
观世音|感应|观音
http://www.fjdh.cn/article/2011/01/0731041720.html
-
目 录
纪念地藏菩萨的恩德 大愿地藏王菩萨化身欤! 记地藏菩萨给我的恩泽
纪念地藏菩萨的恩德
衡钰
我能够服务监狱,应衷心感激地藏菩萨的灵感!记得前年秋季,我在病榻上呻吟,既不能坐,又不能站,而环境的逆流,生活的鞭鞑,又容不得我自在安闲!这种苦痛究竟是谁给与我的呀?当然是没有宗教色彩的而罪恶万端...
心然法师等编述
|地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00707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