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烟雨楼台中”……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杜牧就对璀璨的南京佛寺文化以及宗教艺术发出感叹,斗转星移,又是千年,今天的南京积淀了更多的寺庙遗址和宗教文化遗痕,成为这个城市文化符号中极为灿烂的一环,吸引人们去探寻。
1600年前就以“南朝四百八十寺”著称、被赵朴初先生称为“佛教学术的中心”的南京,究竟还有多少佛教遗址遗迹藏于深巷或者山林不为人知?这些璀璨的宗教文化遗迹...
佚名
|南京|烟雨|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1073527668.html
-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缅甸多少佛塔烟雨中 冉冉升起的太阳照在伊洛瓦底江边的佛塔上。星数般的尖塔散落在这条2000多公里的大江两岸。 缅甸于1044年形成统一的国家。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 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英国又将缅甸从英属印度划出,由英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02157308.html
-
迷蒙烟雨- 承天寺 -- 子君 对泉州承天寺有一种莫名亲切的感觉,或许因为它是恩师呕心重建的吧?脚履前人走过的小径,特别有一种历史苍桑感。 第一次到承天寺,秋高气爽。不怎么夺目的山门,在一间学校和一排店屋之间。进入山门,通过一道石径,过了天王殿,忽然豁然开朗,一片大面积的仿古建筑群,立现眼前。心头为之一震,原来承天寺是这么大! 第二次到承天寺,是凉风飒飒的深秋。寺前热热闹闹的南俊路,听不完...
子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2648820.html
-
佛国烟雨里的塔影名寺 ——苏州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和新发展
在今天的苏州,除了为世人熟知的古典园林和刺绣外,还有很多极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就有有一枝神采独异的奇葩,那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建筑及其文化。这些佛教建筑有大有小,散落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水乡古镇,它们中小者仅有一间庙宇,大者则殿阁重重,气势恢宏。它们以超凡脱俗的韵味、庄严古雅的丰姿、丰富的文化内涵、珍贵的历史价值,构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2658026.html
-
楼台烟雨焕——龙华寺兴废巡礼 说起这座古寺,还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三国东吴孙权赤乌五年 (242 年 ) ,古西域康居国高僧康僧会来江南弘传佛法。一天,他路过龙华荡,只见这里水天一色,莽草遍野,因此地是广泽龙王的故宫,会和尚遂于此地建寺。后来孙权又施资二万缗建塔,以供奉五色舍利。唐垂拱三年 (687 年 ) 武则天赐修塔钱五千贯、银千锭,建成圆通宝殿。唐末黄巢军兴,塔寺同毁。据文献记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181263522.html
-
一肩烟雨过江南,法雨缤纷。其间种种,说不尽。 恰在苏州烟雨地逢着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以讲《普贤行愿品》而闻名佛教界的济群法师,心中有些疑问未解,加之法师也曾来京,与老舍茶馆有一茶之...初次造访法师的茶寮,外面照旧是阴雨,窗外一丛竹,唉唉,江南烟雨。法师坐在茶台前亲自开泡“大红袍”,水声茶香中为我们一行人答疑解惑。
记者: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茶禅一味”这句话的? 济群法师:茶禅...
大渡网
|西园寺|济群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1150087460.html
-
烟雨江南广州慈光护生2007年1月21日放生报告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最近几天广州一直下雨,还好放生的时候雨很小,烟雨中打伞放生倒是不错,不过师兄们忙着放生,也没时间去欣赏美景了
...
慈光护生社
|放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1405367660.html
-
终南山观音禅寺国庆首届禅修活动今日开始报到,在之后的几天时间,禅修营员将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对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烟雨终南、古刹临风
千年银杏、衲子乘凉
一掬清茶、观音圣泉
细微入手、佛子情怀
挡风遮雨、汝好修行
闭塞外缘、禅室清凉
规矩方圆、禅堂公约
本站原创
|终南山|观音禅寺|首届|国庆|禅修活动|开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0/14412518201.html
-
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
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60587266.html
-
。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卢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卢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
星云大师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3322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