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自在之物的两重蕴意
释青平
康德的Ding an sich,在Norman kemp Smith的英译中,译为 Things-in-themselves。在中译本,以往的西哲史教材,通常译作自在之物与物自体,而在邓晓芒的《三大批判精粹》中,却改译为自在之物与物自身,在韦卓民的全译本中,也同样译为自在之物与物之在其本身(来说)。 德语我不知晓,但照英译的词义,确实遵从邓译及...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450797.html
-
西藏民俗观念与行为中的象征物的含义
1、玛尼堆与风马旗
在西藏,我们往往可以在较高的山坡、山顶、悬崖旁边、十字路口、湖边以及被认为是神圣之地的地方等处看见用石块、经幡、木箭(高10米...择的供奉物除了石子外还有刻着六字真言、佛像的石块,以及牦牛头、羊头等。此外还有风马旗。
风马旗藏语叫“龙达”(lung—rta),据西方学者劳费尔与瓦德尔考证,其来自于汉语的龙马,认为藏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1980496.html
-
问:什么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徐恒志答:戒、定、慧是修习佛法的总则,一切佛法都不离戒、定、慧。戒如防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又清净无染就是戒;寂然不动就是定;观照无碍就是慧。是自心一物的三面,圆融而不可分离。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433211338.html
-
问:永明禅师云:神秀具双眼,六祖只有一只眼。 (芜湖正修法师)
月溪禅师答:此问从前莲池大师亦曾辩论过,谓:既然神秀具双眼,六祖一只眼,不印可时时勤拂拭的大通,然何印可本来无一物的大鉴?这一只眼,是金刚正眼,充遍虚空,包罗万象。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390610982.html
-
据《中国日报》报道德国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怀孕妇女和哺乳期的妈妈们应当尽量少食、甚至禁食法式炸薯条、薯片或其他含有化学物质丙烯酰胺的食物。
研究人员指出,因为胎儿和新生儿特别容易受到丙烯酰胺———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学物的危害,能够对神经造成损害的丙烯酰胺很容易进入他们幼嫩的大脑,造成威胁。
佚名
|孕妇禁食薯条薯片|
http://www.fjdh.cn/wumin/2007/08/10364613729.html
-
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的时候,镜不会把物的影像映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的时候,镜不会因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的时候,镜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下来。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
莲池大师
|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712223611.html
-
3月30日清晨6时,连江丹阳宝林禅寺150余位僧俗二众,着衣持钵、仪表庄严,从寺院出发,托钵化缘,行进途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争先供养。
当天清晨,在宝林禅寺住持悟演法师的带领下,僧俗二众打着赤脚,口诵佛号,冒着小雨,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一张张陌生的脸庞,一只只往钵里塞供养物的手,不一会儿,钵里就装满了馒头、面包、饮料、苹果、香蕉、钱币、日常用品等供养物。大家仿佛回到了佛陀云游
佚名
|托钵|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7161622055.html
-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的导言中写到:“近代思想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露存在物的显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消除某些使哲学家们陷入困境的二元论,并且用现象的一元论来取代它们。这种尝试成功了吗?”“首先,这样人们确实摆脱了那认可存在物中有内部和外表对立的二元论。”“与此同时,潜能与活动的二元性也消失了。”“最终,我们同样能否认显象和本质的二元论。”“这是不是说,把存在物还原为它的各种显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245100.html
-
这是《五家正宗赞》赵州和尚章里的一句话。
有一次,一位叫严阳尊者的修行者问赵州和尚:“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我经过长期修行很有效果,已经断决烦恼妄想,体会到了自己本来的佛性,得到了无一物的消息。今后,我该怎样修行才好呢?)”赵州和尚答道:“放下著。”
尽管严阳尊者是用谦恭语气询问的,但实际上表现出来的则是“你看我已经到了无一物的境界了”这样的态度。赵州和尚正是为了让他把这无一物的境界...
细川景一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33086223.html
-
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禅宗还创立了独特的打破束缚的方法。佛教洞察到了在确立概念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使用,领悟到了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意识到了对象物可以自由归类,从而做到“万物都由自...一切事物上念念无住,不能把意念定住在任何事物上,亦即不把原来的性空的事物执著为实有,这样思想就不会受束缚,而获得解脱。慧能认为,万物都由自心生,如果悟解事物的真性——空性,自心就不会定住在事物上;这种...
吴汉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474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