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2篇,用时5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利益(三)

    逐一地在全身辨识四界的十二种或性质。:  一、地界:硬、粗、重、软、滑、轻。  二、水界:流动、黏结。  三、火界:热、冷。  四、风界:支持、推动。  对于初学者,一般先教导较易辨识的,较难...如此一再地重复许多次,直到无论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那个部位,你都能很容易地感觉到推动。  你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辨识其它的。那即是在辨识每一种相时,你都从身体的某一个部份开始,然后在它变得清晰时,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3649248.html
  • 法念处丙、十二处

    、味尘、触尘及法尘是六外处。  「他了知眼根」意思是:他依眼根的、作用、现起及近因了知它。如何在实修上了知它呢?首先你必须观到眼净色,因为它就是眼根,亦即眼门。如何才能观到它呢?如果你能透彻地观...就应该观它的、作用、现起及近因。  眼净色的是准备让色尘撞击的四界之净(四界之透明性)。当你如前所述地见到颜色撞击眼净色时,就是见到了此。什么是透明?它必须是某个东西的透明。例如我们说玻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649345.html
  • 帕奥禅师答:为什么禅师不叫我们观受呢?

    问:关于四界分别观,禅师着重于辨识十二为起步。其实在修行的过程中,最明显的是感受。为什么禅师却不叫我们观受呢? 帕奥禅师答:单只是观受是不足以令你证悟涅槃的,你必须也观照与它相应的名法。有许多名法是生起于六门心路过程之中。如果你要观照名法,就必须如实地观照六门心路过程中每一个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你现在可以试试看就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观到心路过程中的名法。 纯观行者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入门,所以...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观受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152096222.html
  • 以七觉支,成觉悟者 (1)

    observing power),而非「念」(mindfulness)。然而,为了简化的缘故,在此我仍会继续使用「念」一字,但我希望读者们记住它应有的积极特质。   要充分了解「念」,可由、功能与现起等三方面来检视,这三者阿毗达磨──佛教的描述──用来描写心所的传统分类。我们在此会运用它们来学习每个觉支。  念的、功能、现起与近因   ﹝──非表面的﹞   念的是非表面的,意指念是很深刻且...

    班迪达尊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5262649.html
  • 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

      对于心所的阐释,诸巴利论师采用了四种鉴别法以区别之。这四种鉴别法即是通过掌握各个心所的、作用、现起、近因,来达到认识心所的目的。此中,一、(lakkhaNa),它的;二、作用(rasa,亦...同样的,笔者将借用此四种鉴别法以方便诸心所之探讨。  三、 略探各个心所生起之缘  (一) 信 (依“四预流支”及“厘清修习概念”为缘)  信的是信任,作用为净信,现状为不玷污或信解,而其近因是:...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问:何谓正念?有正念之时必有正知吗?

    有四种正念,即: 身念处:对身忆持不忘; 受念处:对受忆持不忘; 心念处:对心忆持不忘; 法念处:对法忆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将心安住于身、受、心、法这四种目标,对它们明记不忘失。 正念的(或)是沉入目标,犹如石头沉入池中一般,而不会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芦一样。正念将自己本身与相应的名法沉入禅修的目标。当你修行安般念时,你的正念必须沉入气息中。 正念的作用(或味...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17183483829.html
  • 以七觉支,成觉悟者 (2)

    神速,最后永远根除烦恼。   第 4 觉支 喜   喜的、功能、现起与近因   ﹝──快乐、欣喜﹞   喜的是快乐、欣喜与满足,它本身就是拥有这些的心法。但喜另外的一个,是可以遍及...佛法正道上的利益。  轻安的、功能、现起与近因   ﹝──使身心轻安﹞   轻安的是使身心平静,让不安静止、镇定下来。   ﹝功能──拔除心中的热﹞   轻安的功能是拔除或抑止心中由于掉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5362650.html
  • 佛教因果的特质

    有因,果有果相,果不即是因的;可是果是因的果,也非绝对的差别,所以又是不异因的。不一不异,就是因果各有他的,而又离因无果,离果无因的。因果关系的不一不异,即诸法的实相。  二、因果前後相待不常...未来),相待不相离,而三世各有其如幻的。不相离所以不断,不即——过去不即是现在,现在不即是未来。所以三世宛然而不常。  三、因果延续不即不离  因果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譬如棉纱是棉布的因,却是棉花...

    法信居士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4544960.html
  • 法念处乙、五取蕴

    观照它们,即它们的、作用、现起、近因。这是指在你观四界直到看到色聚时,应该更进一步地分析色聚里的色法。举其中的地界而言,它的主要是硬,根据《法聚论》,除了硬之外,地界还有其它,即粗、重、软...修行「这是色」这个阶段。对于其它色法及名法也应该如此分析,这只是它们的概要,如果要知道每一种色法及名法的、作用、现起、近因之详细解释,请参考《清净道论》的「说蕴品」。  「这是色的生起;这是受的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649346.html
  • 帕奥禅师答:何谓正念?

    问:何谓正念?有正念之时必有正知吗? 帕奥禅师答:有四种正念,即: 身念处:对身忆持不忘; 受念处:对受忆持不忘; 心念处:对心忆持不忘; 法念处:对法忆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将心安住于身、受、心、法这四种目标,对它们明记不忘失。 正念的(或)是沉入目标,犹如石头沉入池中一般,而不会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芦一样。正念将自己本身与相应的名法沉入禅修的目标。当你修行安般念时,你的...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何为正念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2108208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