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8月31日,台湾台南善化镇什乃社区志愿者陪同近15位慧慈寺童军团及青年团成员,走进社区慰问并探访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
据了解,台南什乃活动中心的志愿者每周探访一次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
佚名
|独居|慰问|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9/10073629009.html
-
陪伴倾听众生心是菩萨道最美好的供养,长年关怀独居长者的“灵鹫山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于2008年1月20日在台湾灵鹫山福隆无生道场举办“关怀独居长者联谊—回山围炉活动”,期望藉由联谊活动在岁末送上诚挚的温暖与祝福,并鼓励长者们能够在生活中“近佛、习佛、念佛”,让佛法成为晚年生命的良师益友,灌溉滋养永恒的灵性慧命。
活动开始前,义工们陆续开着自己的车载长者到山,并小心扶持他们下车,...
【佚名】
|同乐|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1/09265320310.html
-
赠予岁末寒冬中需要援手的新住民、特殊个案、独居老人、低收入户、震灾重建户……等,预估今年至少会有1,859个家庭得以受惠。
因家境中落,罹患重度忧郁症的李同学,长年拒绝出门,才30出头的他,在...佛教教育园区、台中分院、台南分院、桃园斋明寺、埔里德华寺、高雄紫云寺,以及位于竹山、东势、南投等地的安心服务站,将准备好的生活用品,赠予岁末寒冬中需要援手的新住民、特殊个案、独居老人、低收入户、震灾重建...
佚名
|岁末|感恩|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2/08434132854.html
-
妙莲法师答:对情感较薄的人要宽厚,对情感太超过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热要加点冷水,水冷了要加点热水。人既不能离群独居,处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过份热情都不好。
妙莲法师
解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414311796.html
-
2009年6月21日,台湾花莲玉顶寺仁心同德协会义工到秀林乡佳民社区开展关怀活动,发放日用品给佳民社区五十户低收入户家庭,同时结合民俗疗法进行义诊。
玉顶寺位在花莲市建国路二段,供奉观世音菩萨,信众谭筠洁发起成立仁心同德协会,与张雅馨等人积极关怀弱势家庭,定期到秀林乡佳民社区探视独居老人,捐助必要的生活用品。
谭筠洁指出,每月探视弱势家庭时,发现其中不少是独居老人,或卧病在床、...
佚名
|佛教新闻|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7392584535.html
-
2009年春节来临之际,上海市宝山区太平禅寺投入10万元香火款,专门派法师走访慰问了与之共建的盛宅一居、新天地荻泾居委、泰和三居、共富五居等四个居委的300余户贫困家庭和独居老人,向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佚名
|走访|贫困|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1/21531534540.html
-
2008年7月27日,因“718卡玫基台风”所带来的大量暴风雨冲刷,使高雄县内甲仙、六龟、旗山镇等地区众多居民住宅安全饱受威胁,其中独居老者及低收入群体受创最为严重。
自7月20日起,国际...独居老者、低收入受灾户清洁环境”之友爱活动,集合佛光人的力量,7月26日上午在旗山镇为独居长者、低收入户进行家园重整工作。
佛光人秉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群策群力地完成第一阶段的居家环境...
佚名
|救助|清理|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09312727254.html
-
迟疑地立即到佛的地方,向佛俯首行礼,退到一旁,到稍远之处坐下。然后世尊问上座比丘:“听说你喜爱独处,赞美独居生活、独自去行乞、独自从村庄回来,并独自坐禅,是真的吗?” 上座比丘答说:“是真的,世尊。 ” 佛问上座比丘:“你怎样独居?” 上座比丘答说:“我自己住,无人同我住在一起。我赞美独处的习惯,我独自去行乞,独自从村庄回来,我独自坐惮,就是这样。” 佛于是这样教导比丘说:“显然你喜爱...
一行禅师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1467085.html
-
如本法师答:众生是菩萨的净土,这话如何而说呢?因为菩萨为了利他才能自利,突破我执,增长智慧;为了自利才能利他,兴大悲心,广度有情。并不是菩萨离开众生而独居,即可成就净土的,净土有两大类:一则四圣所得之净土。二则为众生而有之净土。可见净土是不能独居一方,净土是众生须要而有,若大家都成佛了,净土当下即成历史上的名词,虚有其名。
菩萨的信愿、慈悲(梵语maitrya)、智慧(梵语jnana)...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7265312613.html
-
影响,再加上各人根机不同,虽也维持了丛林制的僧团形式,但也不乏住茅棚的独修者。虽然,修行是为了调伏烦恼,在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中调伏自己,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独居、群居就不成问题了。但是,末法时代众生为无明所蔽,虽也有大根器者,然而大部分人总在独居或群居的修行方式上,困扰下已,实有必要针对这两种方式的利弊加以探讨。 一、群居的优点 (一)成就忍辱行:在团体生活中,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师兄弟,各人的...
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266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