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觉者之路(下)

    道得力处”—已经上道了。  定慧等学  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从明心见性理解开悟、从圆觉理解开悟、也可以从定慧来理解开悟。其实,定慧,通常都说:要以戒入定、以定入慧,但真正进去以后,戒定慧三者下分,... 撒手纵横去  我觉得“大彻大悟”那个考验更大。因为最恐布的考验就是“自恃心”—自以为已经被灌顶了、开悟了、有智慧了,那就完了。  一执著就起傲慢心—贡高我慢。愈有道的人,愈容易隐于小乘,所以虚云大师...

    王镇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3365455.html
  • 禅堂夜色:“中国禅”的第一眼印象

    是否如高原反应。同理,没有禅修的人怎么可能理解开悟的景象呢?我又想起了达摩洞,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从这里开始,最后通向何方呢?禅堂里的禅修者们会把自己的身影象达摩一样留在禅堂里吗?  至人离梦远,...

    张伯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548901.html
  • 惟贤法师:实修问答集

    进入见道位,不能开悟,就不晓得明心见性。  15. 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的心?  答“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上说的。  “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是指真心,...根本智,根本智不可以言说。缘起是后得智,就是说,在根本智以后,为了使众生开悟,必须假借言语,以言语分别诸法缘起,觉悟众生,就叫后得智。   22.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以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答:...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126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