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唯识学的角度对种子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种子理论思想的建立,阐明了宇宙诸法产生的起因,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种子而生起。同时,说明了善种子生善果,恶种子生恶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作者理证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前言 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宇宙间一切万法不外乎缘起和缘生的两大道理。所谓缘起,就是说明诸法的起因;所谓缘生,就是说明诸法的现象。而诸法的...
理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5041988.html
-
(二00六年七月五日) 尊敬的理智大和尚: 尊敬的诸山长老: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虔敬的心情,来到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罗什大师...
理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2942021.html
-
历史的车轮己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人类对精神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大。社会的需求与佛教事业的发展,使我们对佛教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847119.html
-
三国佛教友好合作 共同展开宗教对话 作者:中国佛学院教导处主任 理证法师 二十一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必须切实承担起全球责任,遵循全球伦理准则。而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宗教间的交流合作与对话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天主教思想家孔汉思(Hans Kung)曾经说:“没有各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国与国之间则很难相互了解;没有各...
理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1860351.html
-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中国佛学院供稿 【作者: 理证法师, 中国佛学院讲师】》 【内容提要】 : 唯识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极强的学说,对于人们了解宇宙观、人生观,最为明了,最为透切,在整个佛教理论的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唯识学理论的形成,主要以“阿赖耶识”的思想为核心,如果离开“阿赖耶识”来谈唯识,可以说,是无从谈起。 阿赖耶识思想的建立,是大乘唯识学的一大特色,此识...
理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1553339.html
-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 理证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从唯识学的角度对种子说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种子理论思想的建立,阐明了宇宙诸法产生的起因,同时说明了种子现行熏生、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本文从种子名义、体性、种类、产生的诸异说,以及其与现行诸法、阿赖耶识、熏习的关系等方面,多角度地展示出唯识学种子理论的概貌。 关键词:唯识 种子 熏习 阿赖耶识 作者理证法师,中国佛学院教导室主任。 ...
理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5767417.html
-
提要内容:佛教倡导人类和平相处,和谐共存,净化人心,发扬慈悲精神,以平等智慧的教义,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从古之今,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呼吁全世界的佛教徒,高举佛教和平的旗帜,发扬佛陀慈悲、平等、...
理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047123.html
-
(中国湖北佛教禅宗文化论坛大会发言)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古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它源自于达摩禅、形成于惠能禅、盛兴于曹溪...
理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047124.html
-
2009年2月2日,中国佛学院副教授理证法师一行五人到甘肃省武威市鸠摩罗什寺参观访问,受到武威市凉州区宗教局徐有虎局长及鸠摩罗什寺住持理方法师的热情接待。
理证法师一行参观了鸠摩罗什寺的各个殿堂,朝拜了鸠摩罗什大师舌舍利塔,并受理方法师的邀请,为鸠摩罗什寺的僧众作了简短的开示。
佚名
|参观|甘肃|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12364234991.html
-
索达吉堪布答:这个问题无法以理证成立,只能用教证成立。《释量论》中说:“倘若属于第三处(即圣教量。第一处为现量,第二处为比量),则当采用圣教量。”无始以来众生当过我们的父母,这是现量无法触及的隐蔽部分,就像三世因果一样,凭我们的理证智慧也观察不出来。所以因明中说:现量的对境以现量成立,比量的对境以比量成立,对于特别隐蔽的部分,应以圣教量来成立。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http://www.fjdh.cn/fjask/2008/01/1941412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