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男相出现的观音铜像
释迦牟尼虽然居佛之首位,但是在中国,远不及观世音受欢迎。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尊崇的佛教人物。我们一般能见到的观音像都是慈眉善目的女相,然而,记者在南平收藏名家蒋先生家里却看到了一尊男相观音铜像,殊为少见。这尊魏晋时期的青铜观音,高25公分,重1500克。头披汉代流行的巾帽,衣袖下臂肥大,上臂狭紧,双手叠加,面目慈祥。
蒋先生介绍,在北魏、隋代
【佚名】
|观音|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2/0928577221.html
-
http://www.fjdh.cn/Item/26958.aspx
-
看其额头处,也会感觉到男相,展现着坚定与力量……你看到什么了呢?
...
南无大慈大悲渡海观音菩萨!
在恒阳庵一位近住女的房间里,一直贴着一张发黄的渡海观音像,很不起眼,大家进进出出的,并未觉得这张相有什么特别。但因为最近常常谈到母亲塔,有人...
鸡足山恒阳安
|观音|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0/16184031118.html
-
所奉祀之觀音,造形與正觀音稍有不同。 所有變體觀音像中,千手觀音佔有最重要的地位。千手觀音,又稱大悲觀世音,救濟眾生的法力特別強。 觀世音菩薩的造形,在古代是採取男相,故宮博物院唐代觀世音像就是男相,至後世多改為女相。在台灣,如台南縣新化鎮洋港大帝宮後殿明代的觀世音像,是圓臉圓眼的少女面貌,清代以後的觀音像則長臉細眼、成熟女人的表情。 台灣各地媽祖廟為提高其身價,大肆宣傳媽祖就是觀世音菩薩的...
林衡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3640593.html
-
问:请问禅师,生为女众,出家修行,若今生无法修得成就解脱,那么如何才能「转女成男」,来生再继续修行呢?请慈悲开示。
帕奥禅师答:正如佛陀所说的,一个人的愿望可以透过他清净的戒行而得以实现。同样地,女众也可以透过清净的戒行而转生为男性。如果能够证得禅那,而且维持到临死的那一刻,则能投生为没有性根色而只现为男相的梵天人。如果她修行止禅与观禅,成功地证得初果须陀洹,就能像葛碧卡公主那样。她证得初果...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转女成男
http://www.fjdh.cn/fjask/2009/10/08125592496.html
-
面相椭圆,直鼻大眼,耳轮长垂,体态修长,上身半裸,胸饰璎珞,肩披大巾,腰系长裙,形似印度,东南亚贵族,虽然衣饰华丽,却多现男相。
西魏的菩萨画像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西域式,头戴宝冠,脸为蛋形,长...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2195101.html
-
男相女相,只是虚妄的假相,心里那一点澄明的灵犀才真。
黄浊的泥流沿着山坡滚滚流下,雨势愈来愈大,把原本尘土松软的山路淹得更加泥泞不堪。龙潭崇信从藏经楼出来,沿着山径回到方丈室,僧袍...呵,生命不也是这样的吗?“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七尺身躯终归泡影,一世得失无非泥尘,彼此都是长埋黄土之下的尸骇髅骨,有什么好争的?有什么好执著?男相女相,只是虚妄的假相,心里那一点澄明的灵犀...
方杞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81208703.html
-
男相女相,只是虚妄的假相,心里那一点澄明的灵犀才真。 黄浊的泥流沿着山坡滚滚流下,雨势愈来愈大,把原本尘土松软的山路淹得更加泥泞不堪。龙潭崇信从藏经楼出来,沿着山径回到方丈室,僧袍下摆已沾染许多...长埋黄土之下的尸骇髅骨,有什么好争的?有什么好执著?男相女相,只是虚妄的假相,心里那一点澄明的灵犀才真,世人何其愚痴……
...
方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5140963.html
-
度母,因为度母是女相,而观音是男相。但汉族人大都习惯了观音是女相的说法,因此在汉族人心目中,观音都是女相的。实际上,观音既不是男相也不是女相,他是一种法性,化现为男相也行,女相也可,根据度化众生的根基及习惯的不同而有不同化相。但从化身的角度来说,度母是观音心中化现出来的,是观音的化身。但在密法中,是有一位观音是女相的,叫如意神观音,除此之外,其余的观音都是男相。千手观音就是化现的男相。
观音是...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0285668.html
-
想蕴●作者:正果法师
想是取像为性,能生起种种的言说为用。我们内心缘虑境界的时候,最初一刹那,并没有形相的感觉,由这想心所生起,才勾画出种种的相状:如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男相、女相、...或二种俱缺,是为无相想。这有三种:(一)不善言说想,如欲界的婴儿等,因未学语言,在缘色等境界的时候,虽然境界有相,但不能分别了解它为色等,故名无相想。(二)无相界定想,即远离色、声、香、味、触、男、女...
正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54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