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近年所发现的一份吕澂先生写于1959年的自述材料,其中吕先生自谓其“本无宗教信仰”,整理者高山杉指出,吕先生在另一份涉及政治的自述中,也再次表明了此点。读过吕先生佛学著作的人,应都会对这种说法提...
姚彬彬
|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190273761.html
-
略论阿赖耶识 宗礼 内容提要:唯识学的确立,虽是在印度大乘佛学中期时的事情,但如果从历史地角度去考察它的思想源泉与发展中的演变,那不得不从原始佛教考察起。不然,不但不能明白它的思想来源,亦不能从佛教的立场给予正确的认识。本文首先从原始佛教思想写起,然因佛陀当时对机说法(十二因缘)之缘故,因此在后学者学习原始佛教思想上时感到其理论都相对质朴与模糊;其次,部派佛教对原始理论思想(十二因缘)上的...
宗礼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573527.html
-
略论科学明心斋主人 0、科学的地位 0,科学属于最基础的主客分离学。 从理论上看,世间出世间一切有理论、有系统的学术按高下之序可分为三个层次: 0.1,主客分离学。这是当今时代学术文化的主流,包括了科学技术及当代哲学、政治、伦理、一切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主客分离学包括两个方面:1,有关客体规律的学科称之为科学。2,有关主体意志选择的称之为人道主义(人文学科)。其根本观点是: a,主体与...
明心斋主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3546356.html
-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对杀戒的描述极为详细,下面的分析旨在从中理出一个头绪,为后面的安乐死分析提供一个依据。这里依次需作三层区分,即犯与无犯、可悔与不可悔及可悔的轻重。 先谈区分犯戒与不犯戒(...
邵勤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2055623.html
-
略论禅密净之异同
佛教东来,在中国形成了汉语系十大宗派,可归纳为禅、教、律、密、净五大门类。其中教下三家(华严、法华、法相)和三论、俱舍、成实六宗统摄于教,教为佛言,律为佛行,贯通于禅、密、净的三种行法中。所以克实而论,修证实践的法门不外乎禅、密、净三家了。 佛教的各宗法门,如一城而有多门,人们可以就近入门,及其进入城中,则殊途同归,汇入到同一的境域中了,也就是“归元无二路,方便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34556885.html
-
略论禅与诗 作者:高慎涛 禅与诗本来是异途,禅是直觉的,诗是思悟的;禅是出世的,诗是在世的;禅是不立文字的,诗是不离文字的。然而事实恰恰是殊途同归,禅与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结之缘。金人元问好说:“禅为诗客添花锦,诗是禅家切玉刀” 禅与诗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不过禅对诗的影响较大,而诗对禅的影响较为微弱,以至有的学者认为禅与诗的关系是单向的禅对诗的渗透。就其关系来说,可分为以下数端:以诗入...
高慎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4265663.html
-
略论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是罕见的佛门奇才。他与五祖只见过几面,却深得五祖的器重。最后一次见面五祖为他讲金刚经,当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豁然大悟。法华经中讲“惟一乘法,无二无三者”。惠能所领悟的也正是《法华经》里说的一乘法——根本真理。惠能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自己的实证境界非常高,讲法的表达能力奇强,说法不受约束,可以把根本真理掰开揉碎说的透彻明白,这一点,许多大师都不如六祖。而且六祖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2858720.html
-
略论死亡与佛教 文/法曜法师 在还没让心识灭去之前,修定的行者可以进入禅定的状态,保持对境的清晰,并免除或减低想、受蕴的干扰,从而随心所欲地转生为人或其他善趣。 “死”这个字眼,在中国固有的文化里就蕴含著极其消沉及不吉利的意识形态。尽管现代人尝试给它一个比较乐观的诠释,然而,有大多数的中国人仍然对死亡存有灰霭阴影;更甚者,谈及死亡在传统观念来说是十分禁忌的,普遍人们都避讳谈及死亡,并且将它...
法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20465687.html
-
弥勒造像语境略论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王忠林 佛教造像不是一般的人物造像,它的内容是佛性,是宗教偶像的制作,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因而它具有宗教艺术的特殊规定性。此一规定之基本即是佛教的经典与仪轨。在《法界次第》、《无量寿经》、《智度论》、《大乘义章》、《中阿含》等佛典中都有佛的形象、内容、手印、服饰、坐式等规定,如“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特别是《造像量度经》规定的佛像尺度也是不能...
王忠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2566408.html
-
佛教文化生态学略论 张一方 引 言 佛教以其古老传统和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着云南诸多民族的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民风传统等方方面面。 在人类学中,研究社会文化的部分称为文化人类学。1955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结合社会文化现象和生态学,首先提出了研究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文化生态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生态学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它把文化圈视为一个大生态...
张一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7425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