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观思想略谈

    有两种,一为有相修一为无相修。参禅静坐是属无相而修,没有个形象可供观想。如中观的观空亦是无相而修,这种根机是上等利根人,这是究竟了义说。若是方便说即有相修行(有相是指有个外在形像供我们观想)如观想极乐世界,观想佛身万德庄严这些皆属有相修。密宗也是有相修,我的根据来自密教的大日经,全名「大毗卢遮那佛神变加持经。」简称大日经,其七卷。里面所谈不外教相、事相。教相是教典理论,事相是曼荼罗、手印、供物等。...

    宏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4360263.html
  • 索达吉堪布:《现观总义》讲记 第九课

    有权力修持《现观庄严论》。那我们修持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的层次如何?二者有何差别呢?   在我们修持正等加行时,对无常、痛苦、无我等只能一相一相修持,因为作为凡夫人,此时不可能以离一切戏论之智慧摄持而...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差别。   在凡夫位,正等加行与次第加行有两个差别。首先,正等加行是一相一相修持,无常、痛苦、空性、无我……一百七十三相一个一个修,这是正等加行;而次第加行...

    索达吉堪布

    现观庄严论|空性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1092620.html
  •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相互成就关系,异生和圣者的修得、相修和相缘、断结力能、结灭作证,乃至无常想、七处善、三义观等问题。第五《七圣纳息》,广释七圣者八智的成就关系和七圣者三三摩地的成就关系,七圣者无漏根、觉支、道支现前时所...当办圣旨的智与智用,愿智,无诤,佛弟子第一中因儒童婆呬迦等差别,四圣种、法随法行、法轮自性、转法轮、正法和它的住、灭等问题。第五《一行纳息》,广释三三摩地成就有关诸问题,三三摩地相修和断结、作意入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74969163.html
  • 弥勒菩萨与瑜伽止观——浅析《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

    一代时教义理。  由五相修可得缘总法止观: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其中集总修可通于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而后四者皆应摄于如所有性中。由此五相修可得五种胜果或曰五种功德:融习、身倚、心倚...

    刘 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2166404.html
  • 瑜伽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出入不微细、均匀。  若依喘相修数息,守之则结,胸口闷结,头昏脑胀,不易得定;依风相修数息,守之则散,心识不能集中,散乱难成,不易得定;依气相修数息,守之则劳,疲劳心苦,不易得定。故正修数息前,应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1053536.html
  • 禅宗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

    菩萨道者,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即是本经的宗旨。本经以文字般若为因级,起观照般若为用,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从而离相以降心,无住心住心,乃至发无上菩提心,以无四相修一切善法,证实相般若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2862554.html
  • 藏传佛教宁玛派

    住心于声的三摩地,此二为有相瑜伽。无相瑜伽,即观声后悟自性空获得解脱【60】(《知识总汇》中586、588页)。   行续部的观修亦分有相修、无相修。有相修,即修《六天瑜伽》、《四支念诵》【61】...

    刘立千著

    |教派|宁玛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305201285.html
  • 宁玛派概要

      行续部的观修亦分有相修、无相修。有相修,即修《六天瑜伽》、《四支念诵》(61),与事续相同。不过修六天瑜伽要结合天、曼荼罗、密咒等十真实(62)而修,由此可以悟入真实性。照宁玛派的廉洁,事续所谓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1243865.html
  • 由“相互主体性”的立场论天台宗几个基本关键观念以及山家与山外之争

    净”之间,除了此“相破”的关系,还有“相修”、“相即”的关系。“相修”关系中,权教的“净”可修成圆教的“不垢不净”,权教的“不垢不净”可修成圆教的“净”。“相即”关系中,圆教的“即染之净”即是“秘藏不...

    任博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5.html
  •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清净 (2)

    337b-338a.   注18   「世尊。是一切智智非取相修得。所以者何?诸取相者,皆是烦恼。何等为相?所谓色相、受想行识相,乃至一切陀罗尼门相、一切三摩地门相。于此诸相而取著者,名为烦恼。是故不应取相修得一切智智。」(p. 48b); Dutt 1934, 133; LSPW, 101.   「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烦恼波罗蜜多。」佛言:「如是,离分别故。」(p. 202c); ...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3571037.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