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

    》,《太虚集》403页,黄夏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4)太虚《相宗不同书后》:“自居士以《述记》赠余,携身畔者数年,暇即一览,当时亦未尝非诱余闭关普陀之一缘欤...唯识述义》、王小徐的《佛法省要》、虞愚的《唯识心理学大意》等都是值得注意的成果。就太虚而言,他的《的唯识论》对《唯识三十》的诠释,尽管从体系架构上沿用了的唯识学架构,但他自觉地把唯识学放在世界哲学和...

    李广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3941766.html
  • 中国近代三系唯识学的比较

      [4] 欧阳竟无:《与章行严书》,《欧阳竟无集》18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5] 太虚:《相宗不同书后》,《法相唯识学》第838页,商务印书馆1938年6月...特点。在这三系以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唯识学者,如章太炎、梅光曦、范古农、梁漱溟等。梅光曦的《相宗不同》是近代唯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章太炎以唯识解庄的《齐物论释》也是一篇不朽奇文。  二  比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0658249.html
  • 佛教思想──佛学与学佛

    民廿年,『相宗不同书后』)说:「遂知整僧在律,而摄化「学者世间」需于法相。奉以为久住正法,饶益有情之圭臬」 。大师重唯识,多谈唯识,甚至被人误会为唯识宗。其实,大师并不与唯识宗学者一样,以唯识学...系与大众系的,重的与重经的,重理的与重行的。发展到尖锐对立时,就是小乘与大乘的;又成为大乘经与大乘的。印度佛学的发展,真是波澜壮阔。而从这佛学的特性去看时,始终存有重知识的,重经验的不同类型。然而...

    印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1539590.html
  • 佛教史地考(九)

    (根本与重要的)异义。于是乎反对『起信』,攻讦『楞严经』,只因为不合法相唯识宗的教理。这是论师传统的一般情形(好处就在这里,严密明确,绝不含糊模棱两可)。但大师却不然,如(民廿年,『相宗不同...重经的,重理的与重行的。发展到尖锐对立时,就是小乘与大乘的;又成为大乘经与大乘的。印度佛学的发展,真是波澜壮阔。而从这佛学的特性去看时,始终存有重知识的,重经验的不同类型。然而,这只是侧重,都是知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3440522.html
  • 太虚大师年谱(一)

    订莫逆交。大师以佛学救世之宏愿,由此勃     发而不复能自遏,一转先之超俗入真而为回真向俗(自传四;华山法师辞世记;相宗不同书后)。按:大师遇华山,辞世记作‘光绪三十四年'。告徒众书亦谓:...梅氏以新刊之成唯识论述记相赠,大师携以自随,时一披阅(自传五;相宗不同书后;梅光羲“法相唯识学概论序”)。九月,诗人易哭庵来游白云山,访大师于双溪寺。易为寄老诗友,戊申夏,识大师于七塔寺。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5341926.html
  • 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

    佛教著述中时有发现。梅光羲于1931年发表于《海潮音》的《相宗不同》,考证世亲学传入中土,先后有菩提流支、真谛之及玄奘之三系。出于唯识十大论师之先,其义与护法一系唯识义理多有...世光、佛悦等。守培(1884—1955)曾创办“玉山佛学社”,讲经说法,著述不辍,所撰《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论释》、《真实义品略解》、《唯识不同意见》等,在唯识学坛上独树一帜。巨赞(...

    佛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843066.html
  •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动向----思想史的探讨

    民国24年),(二)〈相宗不同书后〉(民国20年),(三)〈读梁漱溟君唯识学与哲学〉(民国9年),(四)〈佛学源流及其运动〉(民国18年)等文,说:太虚大师的理论是“暂时的、妥协的,还不能...传统的佛学思想,有其先天性的限制,故即使太虚大师尽力研究佛学,而不从事僧伽教育的改革运动,仍然脱不出这个圈子(后详)。所以印顺法师实际上在太虚“人生佛学”的“瓶”中,装了自己的“酒”。一般学术界的...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245897.html
  • 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

      ⑩太虚:《相宗不同书后》;《法相唯识学》下册。   [11]章太炎:《支那内学院缘起》,《中国哲学》第6辑。   [12]欧阳竟无:《与章行严书》。...社会耶?害社会耶?则视佛教徒能否出现而已oe。这也就是说,具有近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佛教,不可否认地具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及思想内容,如能使其有所裨益于社会人生,关键在于佛教对于时代、社会发展的契应...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4082384.html